邀欢坐金井,共怜明月娇。
莫学梧桐叶,因风随处飘。

诗句翻译:邀请朋友一起坐在金井旁,我们共同怜爱那美丽的明月。

  1. 诗词原文与翻译
  • 诗句原文: 邀欢坐金井,共怜明月娇。莫学梧桐叶,因风随处飘。
  • 译文解释:邀请欢乐的友人来坐在金色的井边,我们一同欣赏着皎洁的月光,感到它的美丽和温柔。不要像梧桐树叶那样随风飘散,失去了方向。
  • 注释说明
  • “邀欢”:邀请欢乐的朋友,表达一种愉悦的心情。
  • “坐金井”:坐在装饰华丽的井边,享受宁静的时光。
  • “共怜明月娇”:一同欣赏月亮的美好,怜爱它的温柔与美丽。
  • “莫学梧桐叶”:不要像梧桐树的叶子一样,随风飘散失去踪迹,寓意保持本心不变。
  • “因风随处飘”:梧桐叶因为风的作用四处飘扬,比喻人或物失去了原有的方向和位置。
  1. 赏析
  • 文学手法分析:“邀欢坐金井,共怜明月娇”,通过邀请朋友共享美景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珍惜。“坐金井”不仅是一种场景描写,也象征着高雅和清静的环境,为下文的议论铺垫了情感基调。
  • 情感表达分析:“共怜明月娇”,这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和朋友们对美好事物的喜爱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他们之间深厚的友情和默契。这种情感的流露,使得整首诗洋溢着温馨和和谐的气氛。
  • 哲理思考分析:“莫学梧桐叶,因风随处飘”,诗人用梧桐叶随风飘散的意象来警示人们要珍惜当下、保持内心的坚定。这不仅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反思,也是对人性弱点的一种揭示,引人深思。
  • 整体意境分析:全诗通过对美景的描绘以及对友情的歌颂,构建了一个既充满诗意又富有哲理的场景。诗人借助自然之美,表达了对生活美好瞬间的感悟和珍视,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想状态。
  1. 诗歌背景及作者生平
  • 诗歌创作背景: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黎景义所作,收录于《子夜四时歌八首》中。作为一首描写夜晚景色和个人感慨的作品,它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生活状态和文人的心态。
  • 作者黎景义简介:黎景义是明初时期的一位著名诗人,他的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感和对自然景物的赞美为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 时代背景:明代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文化繁荣时期,诗歌创作呈现出丰富多彩的面貌。而子夜诗是这一时期诗歌创作中的重要流派之一,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内涵受到后世的推崇。

《子夜四时歌八首其六》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绘,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诗人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象征手法,传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对人类命运的关注。这首诗不仅在文学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更在哲学上提供了深刻的启示。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的魅力,并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