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手当为李娘手,有足当为窦媛足。
胡为奔逐乱离秋,一死不能罹耻辱。
胡人慈母汉人妻,传得胡笳十八曲。
吾读胡笳情最悲,何如卫妇柏舟诗。
多才未贵节为贵,勿羡中郎有女儿。

注释:

  1. 有手当为李娘手,有足当为窦媛足。
    译文:如果有了双手,就该成为李娘的手;如果有了双脚,就该成为窦媛的脚。
  2. 胡为奔逐乱离秋,一死不能罹耻辱。
    译文:为什么在混乱和离别的秋季中奔波逃亡呢?一旦死亡,就不能遭受侮辱。
  3. 胡人慈母汉人妻,传得胡笳十八曲。
    译文:胡人和汉人的妻子都是我的亲人啊,我传唱着胡笳曲的十八首。
  4. 吾读胡笳情最悲,何如卫妇柏舟诗。
    译文:我读了胡笳曲感到无比悲伤,不如卫国夫人的《柏舟》这首诗。
  5. 多才未贵节为贵,勿羡中郎有女儿。
    译文:有才华的人并不因为其地位高贵而受到尊重,只有那些坚守节操的人才是真正可贵的。不要羡慕中郎将军的女儿。
    赏析:
    此诗是一首抒发个人情感的诗歌,通过描绘自己与胡人的亲密关系以及自己的情感体验,表达了对祖国、民族的热爱和忠诚。同时,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于婚姻观念的多样性,以及人们对于爱情和忠诚的不同看法。
    诗人通过比喻的方式,将自己比作李娘和窦媛的手和脚,表达了自己作为胡人妻子的身份和责任。这种比喻不仅突出了自己与胡人之间的紧密联系,也强调了自己作为妻子的责任和担当。
    诗人通过感叹胡人奔逐乱离秋,表达了自己对祖国和人民的担忧和忧虑之情。这种情感源于对祖国命运的深刻理解和对人民苦难的同情。这种情感也体现了诗人对于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的高度关注。
    诗人通过比较卫妇和中郎的女儿,表达了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他认为,真正的才华并不在于地位和财富,而在于坚守节操和品德。这种价值观也体现了诗人对于高尚品质和道德情操的追求。
    诗人以“多才未贵节为贵,勿羡中郎有女儿”结束全诗,表达了自己对于才能和道德的看重。他认为,真正的人才应该注重自己的品德和节操,而不是追求财富和地位。这种观点既强调了个人修养的重要性,也体现了对社会公正和公平的期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