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罗隐萧台,琼扉不可扣。
耿耿阅幽灰,迢迢历星宿。
道逢猋轮客,倏与青精觏。
相携毓华林,行歌采三秀。

【注释】

通天嵓:通天台。

郁罗隐萧台,琼扉不可扣:郁罗,地名,在今陕西汉阴县东;萧台,山名,一名太白峰,在今陕西岐山县东北。《史记•封禅书》载:“自齐威、宣之时,以北河为界,所以表里河、济为固,以绝越人患。至秦始皇并天下发陈涉度河。”《水经注》:“汉武登临此岭,谓之通天台。”《元和郡县志》云:“通天台山,在岐州凤翔县北一百九十里,即古之太白山,上有太白泉,一名太白池。”“郁罗”,即“太白”。

琼扉不可扣:形容通天台高峻而幽寂。

耿耿阅幽灰,迢迢历星宿:意谓仰望星辰,俯观幽冥之火的余烬。耿耿,明亮貌。

道逢猋轮客,倏与青精觏:指遇到急驰而过的骏马。猋轮,疾速的车轮。《文选》李善注引《淮南子》:“风行水上,正则不流,横则不行,故曰猋轮。”《庄子》:“夫奔奔者,足不践也;明者不知步之道。”“青精”即“苍精”,青色的精气。

相携毓华林,行歌采三秀:意谓相互携扶,一同来到华山林中采摘三英。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写游通天台的诗。诗人登山览景,饱览了大自然的秀丽景色,抒发了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首联“通天嵓,郁罗隐萧台,琼扉不可扣”,描写了通天台的高峻和幽深。诗人站在山巅上,远眺着远方,看到那高耸入云的山峰,仿佛隐藏着一个神秘的世界。他不禁想起了古人留下的诗句:“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这里的“琼扉不可扣”就是用这个典故。诗人通过对通天台的描绘,表达了他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颔联“耿耿阅幽灰,迢迢历星宿”,描写了诗人在山巅上的所见所感。他抬头看着满天的繁星,低头看着地上的幽冥之火,心中感慨万千。这里的“耿耿”、“迢迢”都是形容星星的光芒明亮而遥远。诗人通过对这些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他对宇宙的好奇和向往之情。

颈联“道逢猋轮客,倏与青精觏”,描写了诗人与一位骑马的人相遇的情景。这位客人骑着一匹飞驰的骏马,瞬间就消失在远方。这里的“猋轮”是指快马,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诗人通过对这次相遇的描写,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感悟和思考。

尾联“相携毓华林,行歌采三秀”,描写了诗人与朋友们一起来到华山林中采摘三英的场景。在这里,诗人不仅看到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色,还感受到了与朋友们之间的深厚情谊。这里的“毓华林”是指华山林中的美景,而“三秀”则是对华山的赞美。诗人通过对这一场景的描绘,表达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感激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