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游岂不羡,逼此区中情。
愿得鸿鸾翮,乘之以遐征。
诘朝饰羽盖,嬉游至层城。
阴室启耀真,阳宫豁朱明。
俯盼列川岳,仰视灿日星。
朝搴琼树枝,夕采瑶草荣。
外观岂足慕,所贵能遗形。
纡尔瀇瀁怀,驰我凫藻诚。
临风不得并,望美空屏营。
【解析】
此诗首联两句是说:远游的人当然羡慕,但身居此地的羁旅情怀更使人难堪。“逼此区中情”中的“区中”指代自己所处的地位和环境;“迫此”意为“面对此境”,这里既表现了作者的无奈,也表现了他的不甘。
第二联两句是说:如果能够得到大鹏鸟的羽翼,就可以乘风高飞到远方去旅行了。“愿得”二字直抒胸臆,表达了他迫切希望离开这个狭小环境的强烈愿望。“鸿鸾翮”是大鹏的翅膀,“遐征”是远行或出外。
第三联两句是写第二天早晨,丁戊山人将要出发时的情景。“诘朝”“饰羽盖”都是说第二天早晨,“层城”、“阴室”都是说山人要去的地方。“阳宫”、“豁朱明”也是说山人要去的地方,“列川岳”是指群山,“灿日星”是指太阳和星星。
第四联两句是写山人到达目的地后,所看到的景象。“仰视灿日星”中的“灿”字是灿烂的意思,这里用来形容太阳和星星非常明亮。“朝搴琼树枝”中的“琼枝”是指美玉做成的花枝,这里比喻山人的行装、用具等;“采瑶草荣”中的“瑶草”是指一种美玉一样的花草。“仰视”与上文对举,表示仰望之意。
第五联两句是描写山人在山中所见所闻。“外观岂足慕”中的“外观”是外面的景象,“足慕”是足以令人向往的。“所贵能遗形”中的“所贵”是可贵的,“遗形”是指超脱形体。这里的意思是说:“在这个地方虽然能看到外面的景色,但是没有什么可值得留恋的。”
第六联两句是说:即使不能像山人那样得到大鹏鸟的羽翼,也能像山人那样驰骋江湖,遨游四方。“纡尔瀁瀁怀”中的“纡尔”是舒展的样子,“瀁瀁”是宽广的样子。“驰我凫藻诚”中的“凫藻”是指野鸭,这里指代自由自在地漫游。“临风不得并”中的“并”是并列的意思,“临风”是站在风中,指观赏风景。“望美空屏营”中的“屏营”是形容心神不定的样子,这里是说看到美丽的风景,反而让自己更加心神不安。
【赏析】
这首诗以抒情为主,兼有记叙成分,描绘了一位游子远行时的复杂感情。全诗可分为四部分来理解。
第一部分(前八句),诗人抒发了对远离尘器、追求自由的向往。首二句写对远游之人的羡慕之情,“逼此区中情”表明诗人身处的环境使他倍感压抑;三、四句写渴望得到大鹏鸟的羽翼,以便乘风高飞,这表现出诗人对自由的渴望。五、六句写山人即将启程,诗人想象其登程的情形。“诘朝”指天刚亮的时候,“饰羽盖”,即整理车驾,准备出行。这一联写出了诗人对山人的期待之情。
第二部分(七至十四句),诗人描绘了山人到达目的地后所见所感。“阴室启耀真”中的“阴室”是指幽暗的居室,“阳宫”指明亮的官署,“豁朱明”中的“豁”,通“廓”,“朱明”指太阳光照耀大地。这一句意思是说山人来到幽暗的居室中,打开窗户就看到了明媚的阳光照射着大地。接着诗人又描写了山人在官署中所看到的景象,“阳宫豁朱明”与“阴室启耀真”,两相对照,突出了山人心情的变化。
第三部分(十五至十八句),诗人描写山人在山中所见所闻。从“俯盼列川岳”到“望美空屏营”,诗人将山人所见所感进行了细致的描述。山人在山中行走,可以看到连绵不断的群峰;而当他抬头仰望天空时,又看到灿烂的太阳光芒。诗人运用夸张的手法来表现山人的心情,通过这种夸张来突出他内心的激荡和不安。
第四部分(十九至二十句),诗人描写了诗人对山人的羡慕之情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从“朝搴琼树枝”到“所贵能遗形”,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来表现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从“仰视灿日星”到“驰我凫藻诚”,诗人又将目光投向了广阔的大自然。这里的“凫藻”指的是自由自在地漫游,而诗人又将自己比作野鸭,进一步强调了自己的这种心态。
这首诗语言流畅自然,情感真挚深沉,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诗人善于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使得诗歌具有很高的艺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