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床坐啸海风秋,明月关山满戍楼。
麟阁何人夸彩笔,功名应合佩吴钩。
答徐汀洲 其二
胡床坐啸海风秋,明月关山满戍楼。
麟阁何人夸彩笔,功名应合佩吴钩。
注释:
- 胡床: 古代的一种轻便坐具,可以折叠起来放在一边。
- 啸: 指吹笛子或长啸,这里形容诗人在秋天里坐着胡床,吹着笛子,享受海边的风。
- 海风秋: 秋天的海风带着些许凉意和海的气息。
- 明月关山: 月光下的关山,意味着遥远而寒冷的边疆。
- 满戍楼: 戍楼中充满了守卫的士兵,表现出边疆的紧张氛围。
- 麟阁: 古代用以收藏功臣画像和事迹的阁楼,比喻才华出众的人。
- 夸彩笔: 用华丽的文字描绘或赞扬某人的才华,这里的“彩笔”指的是文学上的才情。
- 功名应合佩吴钩: 功名应当与佩戴吴钩相配,吴钩是古代一种锋利的武器,象征武力和战斗。
赏析:
这首诗以明快的笔触勾画出一幅边关秋夜的景象。首句“胡床坐啸海风秋”,通过“胡床”和“海风秋”两个关键词,营造出一个孤独而又辽阔的场景。紧接着,诗人的视线转向了远方的关山,那里的戍楼被明月映照得明亮而冷清。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诗歌的画面感,还深化了主题。
第二句“明月关山满戍楼”,进一步描绘了边疆的夜景,同时也暗示了边防的严峻和寂寞。第三句“麟阁何人夸彩笔”,则转入了对才华的颂扬,通过“麟阁”和“夸彩笔”两个词,诗人表达了对那些才华横溢之人的敬仰之情。
最后一句“功名应合佩吴钩”,则是对整个诗歌主题的升华。诗人将功名比作吴钩,既表达了对英勇和力量的追求,也体现了对国家和人民的责任感。整首诗通过简洁而有力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国家边疆的关切以及对英雄人物的赞美,展现了其深厚的爱国情感和高尚的理想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