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月声寒露气微,三声湿尽楚人衣。
从来北土殊栖息,何事南中久未归。
注释:
咽月声寒露气微,三声湿尽楚人衣。
这两句诗描绘了杜鹃在北方的栖息情况。月色寒冷,露水微凉,这是北国的气候特点。而在这寒冷的气候中,杜鹃的啼鸣声却显得格外凄凉,仿佛能将人的寒意都驱散开来。这里的“湿”是指杜鹃鸟的叫声,因为杜鹃鸟的羽毛潮湿,所以声音也会变得潮湿。而“楚人衣”则是指南方的人,因为南方天气炎热潮湿,所以南方人的衣物也会被这种湿润的声音所影响,变得潮湿不堪。
从来北土殊栖息,何事南中久未归。
这句诗则是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家乡的情感。他曾经在北方生活过,但是在那里却没有留下什么痕迹,没有留下什么值得回忆的事情。而如今他却一直停留在南国,迟迟没有回到自己的家乡。这里“栖”是栖息的意思,指的是停歇、居住。而“久未归”则是指很久都没有回家,可能是因为工作、学习等种种原因。总的来说,这句诗是在表达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对杜鹃鸟的描写来抒发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首句“咽月声寒露气微,三声湿尽楚人衣”,通过描绘北国气候和杜鹃鸟的啼鸣声来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使人感到一种深深的思乡之情。第二句“从来北土殊栖息,何事南中久未归”,则是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于家乡的思念之情。诗人曾经生活在北方,但是在那里却没有留下什么值得回忆的事情。而如今他却一直停留在南国,迟迟没有回到自己的家乡。这句诗也是对前一句的深化,更加突出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最后一句“此情可待成追忆”,则是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的期许。他认为这种思乡之情是可以理解的,也是可以等待的,就像现在的追忆一样。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咏物的形式抒发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情感真挚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