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水朝来忽然涨,鸬鹚作阵鱼初上。
得鱼远趁江上墟,深树柴门午鸡唱。
盈尺琴高锦作鳞,渔翁出手骄墟人。
价平劝尔正须卖,此回天气非侵晨。

【注释】

渔景四首:这是作者在乾元二年(759)春天所作,时值长安失守,诗人被俘到沦陷区。当时他被迫随从皇帝西行,途经渭水之南,写了这组诗。这首诗就是其中的第二首。鸬鹚(núcí):即鸬鷇,一种水鸟,善潜水捕鱼。

墟(xū):市、集。此指捕鱼的地方。

柴门:篱笆编成的简易门户。

价平:价格公道。

须:必须,一定要。

【赏析】

这是一首纪实性很强的七言绝句。前两句写捕鱼的繁忙景象;中间两联是写捕鱼人的生活和心情:最后两联又写捕鱼人的处境和感受。全诗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语言简练明快。

“江水朝来忽涨”一语,写出了天气变化对渔民生活的影响。由于天旱无雨,江水突然上涨,使渔民无法按原计划去捕鱼。“鸬鹚(núcí)作阵鱼初上”,说明江水涨得很快,鱼儿很快就游到水面来了。“作阵”“初上”二字,把捕鱼的忙碌情景写得活灵活现。

接下来两句是描写渔民捕鱼归来的情景,与前面写渔民捕鱼的情景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表现出渔民的辛勤劳作。“得鱼远趁江上墟”,意思是说渔民们趁着涨水的间隙,急忙地赶着回家去了。“深树柴门”三字点出地点,表明渔民们是在山中或岸边的小路上赶回家去的。“午鸡唱”是说太阳已经快要落山了,而渔民还没有回到家里,因为这时正是中午时分。

“盈尺琴高锦作鳞,渔翁出手骄墟人”,这句诗的意思是说:那捕鱼的渔翁手中拿着一把大网,网里装满了鲜鱼,而且还有锦衣裹身。这两句诗通过写渔翁的丰衣足食,反衬出渔父生活的富裕,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农民的同情和关心。

“价平劝尔正须卖,此回天气非侵晨。”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如今这些鱼的价格已经降到了正常水平,所以你应该卖掉它,以免再受损失。这一句诗既反映了农民生活的艰难,也流露出诗人对农民命运的关切之情。整首诗通过对渔民生活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的同情和关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