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郊车马竞寻芳,谁道幽兰可谷量。
山暖英灵常欲醉,风回草木尽成香。
郭生翡翠何胜咏,谢氏阶庭未足方。
见说楚人滋九畹,扁舟还拟泛沅湘。

兰谷为吉水廖祖效作

青郊车马竞寻芳,谁道幽兰可谷量。

山暖英灵常欲醉,风回草木尽成香。

郭生翡翠何胜咏,谢氏阶庭未足方。

见说楚人滋九畹,扁舟还拟泛沅湘。

注释:

  1. 青郊:指青草茂盛、环境宜人的郊外。车马竞寻芳:指车辆和马匹争先恐后去寻找芳香的花花草草。
  2. 谁道幽兰可谷量:谁说幽静的兰花只能被用来比喻一个人的气度呢?(这里指的是“兰”可以比喻人的品格高洁,不被世俗所污染)
  3. 山暖英灵常欲醉:意思是说,当温暖的春阳照进山林时,山林中的英魂(指兰花)仿佛也想要沉醉其中。
  4. 风回草木尽成香:意思是说,当春风拂动草木之时,整个山林都弥漫着一股芬芳之气。这里的“草木尽成香”形容兰花在春风中散发出迷人的香气。
  5. 郭生翡翠何胜咏:意思是说,郭家出产的翠绿色的美玉又怎能比得过这盛开的兰花呢?这里的“翡翠”指的是翠绿的美玉。
  6. 谢氏阶庭未足方:意思是说,谢家庭院里的兰花尚未达到最好的状态。(这里暗示了谢家的兰花虽然已经很美了,但与兰谷中的兰花相比仍有差距)
  7. 见说楚人滋九畹:意思是听说楚国的人种植了九亩地的兰花,可见楚国的兰花种植规模之大。(这里的“九畹”指的是九亩地)
  8. 扁舟还拟泛沅湘:意思是说,我准备乘着扁舟去沅江和湘江一带游玩。(这里的“扁舟”指的是小船)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春天兰花盛开美景的佳作。诗人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兰谷中兰花盛开的景象,通过对比、夸张等手法,将兰花的美丽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首两句“青郊车马竞寻芳,谁道幽兰可谷量”,诗人开篇便描绘出一幅热闹非凡的春日郊游图景。人们纷纷驱车前往郊外寻找美丽的花朵,而在这繁华之中,却有那么一株幽静的兰花独自绽放,它似乎已经超脱了世间的纷扰,成为了一种至高无上的品性象征。诗人通过这种强烈的对比,表达了对兰花超凡脱俗品质的赞美之情。
    接下来四句“山暖英灵常欲醉,风回草木尽成香”,则进一步描绘了兰花盛开时的迷人景象。春日阳光温暖,山间生机勃发,兰花仿佛也感受到了这份温暖的气息,它们摇曳生姿,散发着诱人的香气。诗人用“山暖英灵常欲醉”来形容兰花的美丽令人陶醉,让人仿佛置身于一片花海之中,流连忘返。而“风回草木尽成香”则形象地描绘了春风拂过的瞬间,整个山林都弥漫着浓郁的花香,让人心旷神怡。
    最后两句“郭生翡翠何胜咏,谢氏阶庭未足方”以及“见说楚人滋九畹,扁舟还拟泛沅湘”,则转向了对其他品种兰花的赞美以及对远游生活的向往。郭家出产的翠绿色美玉与兰花相比,似乎也难以与之相提并论。而谢家的兰花虽然已经很美了,但与兰谷中的兰花相比仍然有所不足。诗人借此表达了对自己家乡兰花品质的高度自信。同时,他也透露了自己对于远方旅行生活的向往之情。他计划乘着小舟前往沅江和湘江一带游玩,那里一定有着更美丽的风景等待着他去探索和欣赏。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兰花的赞美抒发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人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意象和修辞手法,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画面感,让人仿佛置身于那片充满花香的兰花之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