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去春来失送迎,送春今岁到春明。
絮辞官柳欲迷路,花恋御沟还出城。
携榼未论燕酿薄,试衣浑爱越罗轻。
蚕眠麦秀西原暮,记得农桑为此行。
诗句解释:
- “春去春来失送迎”:春天来了又过去,仿佛没有人来迎接。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留恋和感慨。
- “送春今岁到春明”:今年春天的送别活动到了春明。这里的“春明”可能是一个地名或事件地点,诗人在这里用它来指代春天的结束。
- “絮辞官柳欲迷路”:柳树因为被絮语(即飘落的柳絮)所困扰而感到困惑。这里的“絮辞官”可能是指柳树在春天失去了它的保护,无法继续生存。
- “花恋御沟还出城”:花朵依恋着宫廷里的御河,想要离开。这里的“御沟”是皇家修建的河流,象征着权力和美丽。
- “携榼未论燕酿薄”:携带着美酒却不知道如何品尝。这里的“榼”是一种古代饮酒用的陶罐,而“燕酿薄”则可能是指酒的味道。
- “试衣浑爱越罗轻”:试穿新衣喜欢越国的丝织品(越罗)轻薄。这里的“越罗”可能是指一种来自越国(今浙江一带)的丝织品,质地轻薄,颜色鲜艳。
- “蚕眠麦秀西原暮”:蚕进入了睡眠状态,小麦已经成熟。这里的“蚕眠”和“麦秀”分别指的是蚕的静止和小麦的丰收,暗示了农业季节的变化。
- “记得农桑为此行”:记得为了农事而进行的这次旅行。这里的“农桑”指的是农业生产和蚕桑养殖,是古代重要的经济活动。
译文:
春天去了又回来,仿佛没有人来迎接。今年的春天送别活动来到了春明。柳树因为被絮语打扰而感到困惑,花朵依恋着宫廷里的御河,想要离开。携带着美酒却不知道如何品尝,试穿新衣喜欢越国的丝织品轻薄。蚕已经进入睡眠状态,小麦已经成熟。记得为了农事而进行的这次旅行。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和农民的生活。通过对春天、柳树、花朵、酿酒、试衣服、农事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美丽和丰富,以及农民辛勤劳作的生活。同时,通过对比“春去春来失送迎”和“记得农桑为此行”,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农事活动的珍视。整首诗语言朴实,意境深远,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