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人幸麦秋,刈穫及未雨。
既刈天转晴,暂饱终恐馁。
盻盻五月来,赤地极千里。
哀哉无辜民,为此旱魃苦。
露祷良辛勤,讵睹南羊舞。
作朝风雷发,淋漓夕方止。
蹄涔乍渺漫,龟坼渐泥滓。
麻菽仅可播,分秧尚无水。
三日雨不继,粳稻知已矣。
丰山灵滁阳,兴云恒自此。
下有柏潭龙,变化莫可拟。
冥冥果何意,为惠不终始。
岂无沟洫利,世远孰经理。
亦有桔槔功,惰农弃不举。
人谋或未臧,天乎吾何吁。
素食愧官守,对之空汗泚。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成大所作,描述了农民在旱灾中的困境。

译文:
农人幸麦秋,刈穫及未雨。
既刈天转晴,暂饱终恐馁。
盻盻五月来,赤地极千里。
哀哉无辜民,为此旱魃苦。
露祷良辛勤,讵睹南羊舞。
作朝风雷发,淋漓夕方止。
蹄涔乍渺漫,龟坼渐泥滓。
麻菽仅可播,分秧尚无水。
三日雨不继,粳稻知已矣。
丰山灵滁阳,兴云恒自此。
下有柏潭龙,变化莫可拟。
冥冥果何意,为惠不终始。
岂无沟洫利,世远孰经理。
亦有桔槔功,惰农弃不举。
人谋或未臧,天乎吾何吁。
素食愧官守,对之空汗泚。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农人在干旱中的处境和心声。首句“农人幸麦秋”,表达了农人们对丰收的期盼。接下来的诗句描述了农人们在收割后等待雨水的过程。然而,当他们期待已久的雨水到来时,却发现田地已经干涸,农作物受到了严重的影响。这种无奈和焦虑的情感在诗中得到了充分的表达。

诗中多次提到“旱”这个关键词,反映了农民们对于旱灾的恐惧和无助。例如:“既刈天转晴,暂饱终恐馁。”这句话表达了虽然天开始放晴,但农民们仍然担心农作物无法获得足够的水分而枯萎。再如:“三日雨不继,粳稻知已矣。”这句话表达了农民们对于连续几天没有降雨的担忧,因为长时间的干旱会导致粮食歉收。

这首诗通过描绘农民们在干旱中的困境,表达了对农民生活状况的关注。同时,它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农业发展的关注和期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