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馆淹留歌伐木,孤城砧杵度新鸿。
客谈半夜当筵月,谁共明朝落帽风。
云谷秋深泉更白,天湖霜冷叶初红。
烟霞十里期难赴,雅约何年得再同。
这首诗的作者是明代诗人徐渭,他的诗作多有讽刺之意,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解读:
诗句释义及关键词注释:
华馆淹留歌伐木,孤城砧杵度新鸿。
华馆:华丽的宾馆。
淹留:长时间停留。
歌伐木:唱歌赞美砍伐树木的声音。
孤城砧杵:指在荒凉的城中,用锤击石头发出声音。
度:度过。
新鸿:新来的候鸟。
客谈半夜当筵月,谁共明朝落帽风。
夜深人静时,与朋友畅谈至深夜。
当筵:在宴会上。
月:这里指的是月亮。
谁共?:询问是谁。
落帽风:古代文人雅士常在宴会中以戴帽子表示饮酒过多而致失态,这里用来形容风。
译文及赏析:
重阳节前的一天,我拜访了欧崙山的一座馆舍,在那里谈论西樵山的风景。
我在华美的宾馆里逗留,边听歌声边欣赏砍伐树木的声音。
夜晚,我们围坐在宴席上,月光洒满整个房间,大家畅所欲言。
明天早上,我们可能会因为饮酒过度而感到不适,甚至有些失态。
秋天的云谷山上泉水更加清澈,天湖上的霜也更冷,树叶也由绿变红。
虽然距离这里有十里之遥,但我依然期待着能再次来到这里。
雅约何时能再聚?这是我心中的一个愿望。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次在重阳节前一日的山中之行。作者通过描写华美的宾馆、砍伐树木的声音、月光下的宴会等细节,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然而,他也透露出对即将结束的旅程的不舍和对未来再访的渴望。这种对比和转折,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情感的张力,让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