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风吹鬓酒初醒,太华峰头且共登。
山色惯迎逃世客,水声常送渡溪僧。
定中云去龙生钵,梦里猿啼月在藤。
最爱石窗风雨过,早凉先到读书灯。

游太华

天风吹鬓酒初醒,太华峰头且共登。

山色惯迎逃世客,水声常送渡溪僧。

定中云去龙生钵,梦里猿啼月在藤。

最爱石窗风雨过,早凉先到读书灯。

注释:

  1. 天风吹鬓酒初醒,太华峰头且共登。
    译文:天边的风轻轻吹动着我的鬓发,让我酒意全消,此刻我们一同登上太华山的顶峰。
    赏析:首句描绘了诗人被风吹醒的醉态,以及与友人共同登山的情景。
  2. 山色惯迎逃世客,水声常送渡溪僧。
    译文:太华山的景色总是欢迎那些逃避世俗的人,而清澈的水声则常常陪伴着渡过溪水的僧人。
    赏析:第二句进一步描绘了太华山的自然美景和游客的情感体验。
  3. 定中云去龙生钵,梦里猿啼月在藤。
    译文:在禅定之中,仿佛云彩消散,龙从钵中生出;梦醒之时,猿猴的叫声伴随着月光洒落在藤蔓之上。
    赏析:第三句通过梦幻般的描写,展现了禅宗意境中的自然之美和超脱之境。
  4. 最爱石窗风雨过,早凉先到读书灯。
    译文:最喜爱在岩石窗边感受风雨的洗礼,因为这样我就能提前感受到清晨的凉爽和读书的灯光。
    赏析:最后一句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自然景象的喜爱和对读书时光的珍视。

综合评析:
这首诗以游太华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绘、丰富的意象和独特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太华山的美丽风光和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之情。诗中的”天风”、”酒初醒”、”太华峰头且共登”等词汇,不仅营造了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也表达了与友人相聚的美好时光。而”定中云去龙生钵”、”梦里猿啼月在藤”等意象,则展现了诗人对禅宗意境的深刻理解,以及对自然美的敏锐捕捉。整首诗既有山水的壮美,又有生活的琐碎,展现了诗人内心的丰富情感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