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季达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及赏析: 1. 飞楼迢递结云端 - 释义:“飞楼”指的是高耸入云的建筑,这里可能是指一座宏伟的塔楼或高楼。“迢递”意味着距离遥远而曲折,形象地描述了这座塔楼与云端之间的距离感。“结云端”则是这座塔楼仿佛与天空相接,给人一种神秘而高远的感觉。 - 译文:飞楼直插云端,石径蜿蜒如鸟道寒凉。 - 赏析:这句诗以“飞楼”和“石径”两个意象勾勒出一幅壮丽的画面
【注释】 郑大司马席上酒余献诗:诗人在郑大司马的宴会上,酒过三巡之后,挥笔写下这首诗。郑大司马:郑畋(?—874),字台文。唐朝宰相。 玉门开府:指唐玄宗时李光弼在玉门关设节度府事,后以“玉门”为节度使的代称。大元戎:大将或主帅。樽俎:古代饮酒用的器具。雍雍:和乐的样子。 词翰:即文翰,指文人的诗文。赤帜:红色的旗帜,这里用作比喻,意谓文人的诗词作品。 彝夏:指华夏民族,也泛指中原地区。彤弓
【注释】 孟秋: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在阳历9月中。恒山:在山西浑源县北岳恒山。 翩翩两袖溯天风,直上玄冥帝子宫。 翩翩:形容衣袖飘拂的样子。溯:顺流而上。天风:指天空的清风。玄冥:即北阴黑,指北极星。帝宫:天上的宫殿。 万里尘清狼塞北,千峰雄峙雁门东。 尘清:指大地上的尘土被风吹得干净了。狼塞:指边塞之地。雁门:在山西代县东北,雁门山的西面。 云生席末裘初薄,霞落樽前酒未空。 云生
这首诗的注释如下: 1. 白登城揽古:指的是在古代的白登山上,诗人通过回顾历史,对战争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2. 高皇昔乘塞:高皇是指汉高祖刘邦,他曾经在边塞地区生活和战斗过。 3. 士马困孤城:这里的“士”和“马”分别指的是士兵和战马,它们在孤城中被困住了。 4. 今日西风里:这里的“西风”指的是秋天的风,它带来了寒冷的气息。 5. 寒烟古戍平:这里的“寒烟”指的是秋天的烟雾
宿淮安乘昭化寺见萱花有感 古刹临穷徼,忘忧花始妍。 晨风方拂拂,朝露尚娟娟。 寸草三春迈,孤云万里悬。 征衣虽欲敝,手泽尚依然。 注释: - 古刹:古老的寺庙。 - 穷徼:极远的边界。 - 忘忧花:萱草,忘忧的意思。 - 拂拂:轻轻吹拂。 - 娟娟:细密而美丽。 - 寸草:比喻微贱之人。 - 三春:春天三个月。指短暂的时间。 - 孤云:孤独飘浮的云。 - 欲敝:将要破败。 赏析:
【译文】 秋天的夜晚,我与胡从治在幕中欣赏八仙花,柏府裁诗,樽俎旁。 初秋的凉风,吹拂着薜荔的衣裳。 万户的庭院里砧声四起,三更时分雨打窗台,烛光摇曳。 围棋盘边,安石渡过了余下的劫难,穷途末路却比步兵狂士还要不羁。 高斋之中,更有琴书之乐,欣赏仙葩盛开,快乐未央。 【注释】 柏府:指胡从治的府邸。 朔风:即秋风。 “万户”句:形容家家户户都在捣衣缝寒。 奕垒:棋局中的一劫
【注释】 四瑞:指金、玉、璧、珪四种宝物。《左传》隐公元年记载“周将亡,诸侯皆叛,商公大卯曰:‘我之宗庙,将破坏。我即黍稷也,谁敢殃我?’”后以“四瑞”比喻国家的灭亡和贵族家族的覆灭。 黄金地:指佛教圣地灵岩寺。 千盘白玉梯:指灵岩寺内的石阶,层层叠叠,宛如白玉。 八极:八方,泛指南北方。 梵宇:佛寺。擅:独占,独揽。三齐:指齐、鲁、吴三国。因齐、鲁、吴均为古时的大国,所以称佛寺为“梵宇”。
东台望海峰 地名,位于山东日照,因《左传》中有“吾闻有东方之诸侯焉,有岱与淮,有淮与蒙,有苦莱、扶桑在南”的记载,故以“东台”为名。 望海峰,山名,位于东台附近。这里指登上望海峰眺望东海。 玉树秋,指秋天的树木,如玉般洁白而美丽。 羽翰遥共白云留,羽翰指的是羽毛和翅膀,这里指飞翔的鸟儿。遥共白云留,是说鸟儿与白云相伴,自由自在地飞翔。 金铺宇宙三千界,金铺指的是金光闪闪,照耀着整个宇宙。三千界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句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全诗大意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并结合选项判断。“登南台锦绣峰”,登高望远,抒发壮志豪情;“五岳高标是祝融,南台嵂崒更称雄”,“五岳”指的是五座名山,这里指的可能是华山,华山有东、西、南三座山峰,其中东、西两座分别叫朝阳山、莲花山,而南台则叫太乙山,所以“五岳高标是祝融,南台嵂崒更称雄”的意思是
【注释】朔方:指北方边远地区。云中:指今山西大同一带。魃(bà):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能引发旱灾的怪物。雨随车:指雨随车行,即雨随着车子行进而落下。 【赏析】此诗为作者送郑民部转饷上谷便省大司马于云东制府时所作。全诗八句,前两句写边关储备充足,道路传说粮饷充足;后六句写因旱灾而担忧云中百姓的疾苦,使臣有责任把雨神招来,以解除旱情。 “朔方士伍远边储”,写边关储备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