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门开府大元戎,樽俎雍雍礼士风。
词翰古今悬赤帜,歌谣彝夏听彤弓。
弃襦宾客从江左,卷幔峰峦是鲁中。
自愧郗生能入幕,不教沦落卧新丰。

【注释】

郑大司马席上酒余献诗:诗人在郑大司马的宴会上,酒过三巡之后,挥笔写下这首诗。郑大司马:郑畋(?—874),字台文。唐朝宰相。

玉门开府:指唐玄宗时李光弼在玉门关设节度府事,后以“玉门”为节度使的代称。大元戎:大将或主帅。樽俎:古代饮酒用的器具。雍雍:和乐的样子。

词翰:即文翰,指文人的诗文。赤帜:红色的旗帜,这里用作比喻,意谓文人的诗词作品。

彝夏:指华夏民族,也泛指中原地区。彤弓:红色弓箭,借指中原地区的战争。

弃襦:指脱下上衣以示慷慨。宾客:指客人。江左:泛指南方。鲁中:指泰山。

自愧:感到惭愧。能入幕:指有才学而进入幕府。郗生:指晋朝郗超,他曾到东晋首都建康(今南京)任职,但因为不能适应那里的生活而辞职回乡。新丰:古地名,位于陕西西安市东南,是东晋时期郗超的居处所在地。

【赏析】

这是一首应酬之作。郑畋任相州刺使时,诗人曾去访问,得到他的接待和帮助。郑畋在任期间,很重视人才,经常延见文士。这首诗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写成的。

诗的一、二句写宴席上的盛况。“玉门开府”,是指唐朝在西域设置了安西四镇节度使府,其中最有名的是玉门关。诗人在这里用玉门关来比喻郑畋,说郑畋就像玉门关那样威风凛凛。这两句的意思是,在郑畋的宴席上,大家都是高高兴兴,气氛十分热烈。三、四句写诗人们的文采。“词翰”即文翰,指文人的诗文。“赤帜”是红色的旗帜,作者把文人的诗词作品比作红帜,表明他们的诗词作品具有很高的价值。“歌谣”指民间歌曲、传说等,这里指的是中原地区的战歌。这两句意思是,文人的诗词如同悬挂着的红色旗帜,他们歌颂的战争歌声如同中原地区的战歌,都是充满激情的。五、六句写诗人的感慨。“弃襦”,脱下上衣表示慷慨。“卷幔”,卷起窗帘,指天明起床。这两句的意思是,诗人对郑畋的盛情表示感谢,说:“我感谢你的盛情,但我不能像郗超一样,在家乡闲居,而是来到这荒凉的山中。”

最后两句是说,诗人对自己感到惭愧。“郗生”是晋朝人郗超,他曾到东晋首都建康(今南京)任职,但因为不能适应那里的生活而辞职回乡,后来人们就用“郗生”来比喻那些因环境不适而辞官的人。这两句意思是,诗人对郑畋感到惭愧,因为他没有能够像郗超那样,辞官回乡隐居山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