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楼迢递结云端,石径萦纡鸟道寒。
玉垒千寻凌大漠,金汤万里护长安。
峰头月白鸡鸣早,隘口风高雁度难。
莫道并州非故土,青骊还欲渡桑干。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及赏析:

  1. 飞楼迢递结云端
  • 释义:“飞楼”指的是高耸入云的建筑,这里可能是指一座宏伟的塔楼或高楼。“迢递”意味着距离遥远而曲折,形象地描述了这座塔楼与云端之间的距离感。“结云端”则是这座塔楼仿佛与天空相接,给人一种神秘而高远的感觉。
  • 译文:飞楼直插云端,石径蜿蜒如鸟道寒凉。
  • 赏析:这句诗以“飞楼”和“石径”两个意象勾勒出一幅壮丽的画面,使人感受到建筑的雄伟和自然的秀美。同时,“结云端”也暗示了诗人对这种景象的独特感受。
  1. 石径萦纡鸟道寒
  • 释义:“石径”指的是由石头铺成的小路,“萦纡”意为曲折回旋,形象地描绘了小路弯曲曲折、幽深莫测的形态。“鸟道”则是指像鸟一样飞行的道路,这里可能暗指山路崎岖,行走艰难。“寒”是形容环境寒冷的意思。
  • 译文:石径弯弯曲曲似鸟道寒气逼人。
  • 赏析:这句诗通过对小路的描写,不仅传达了环境的艰辛,而且通过“鸟道寒”这一意象,增添了一份神秘和诗意。
  1. 玉垒千寻凌大漠
  • 释义:“玉垒”在这里可能指的是一座高大且华丽的城墙或堡垒,“千寻”是古代汉语中对极高建筑物的一种夸张描述,意为高达数千丈。“凌大漠”意味着这座建筑矗立在辽阔的大漠之上,显得尤为突出和壮观。
  • 译文:玉垒直插云霄,高耸入云俯瞰大漠。
  • 赏析:这句诗通过“玉垒”和“凌大漠”两个元素,构建了一个宏伟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和人类智慧结晶的赞美。
  1. 金汤万里护长安
  • 释义:“金汤”是对坚固城池的比喻,“万里”表示范围广阔,“护长安”说明这座城市得到了严密的保护。
  • 译文:万里长城坚不可摧,护卫着长安城的安全。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一种对国家和城市的保护和赞美之情,同时也体现了古代军事防御的智慧和力量。
  1. 峰头月白鸡鸣早
  • 释义:“峰头”指的是山峰的顶端,“月白”描绘了夜晚月亮的明亮和清澈,“鸡鸣早”则意味着天刚蒙蒙亮。
  • 译文:峰顶月色皎洁,鸡鸣声声报晓时分。
  • 赏析:这句诗通过细腻的观察,捕捉了日出时分的自然美景和宁静的氛围,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平静。
  1. 隘口风高雁度难
  • 释义:“隘口”指的是关口或狭窄的地方,“风高”形容风势强劲,使得通过的人感到困难,“雁度难”意味着大雁难以通过这个狭窄的地方。
  • 译文:隘口处风力强劲,雁儿难以飞越。
  • 赏析:这句诗运用拟人和动态描写,生动地描绘了自然界的力量和生物的困境,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大自然规律的敬畏之情。
  1. 莫道并州非故土
  • 释义:“莫道”表示不要说,“并州”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地名,位于今天的山西省中部地区。“非故土”意味着这片土地不再是诗人曾经熟悉的家乡。
  • 译文:不要说并州的大地已不是故乡。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故土的深情怀念和对变迁的无奈,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纠结和挣扎。
  1. 青骊还欲渡桑干
  • 释义:“青骊”可能指的是青色的骏马,“桑干”是一条河流的名字,位于今河北省北部。“渡”在这里有跨越、通过的意思。
  • 译文:骏马青骊欲渡过桑干河。
  • 赏析:这句诗以骏马为喻,展现了诗人对远方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表达了一种豪迈和不屈的精神风貌。

《秋日自云中入雁门关》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地理特色的诗歌。滕季达用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历史场景中。整首诗不仅展示了古代建筑的雄伟和美丽,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情感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通过对诗句的深入解读和赏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内涵和价值,同时也能从中汲取到生活的智慧和启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