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瑞黄金地,千盘白玉梯。
灵峰标八极,梵宇擅三齐。
兜率花为殿,祇园树满溪。
潮音悬涧瀑,津筏跨虹霓。
籁发钟声应,潭深塔影低。
月明松鹤舞,林曙竹鸡啼。
榻迥霜初薄,毡寒夜更凄。
传灯因证后,法履尚归西。
始悟浮生偈,从兹道不迷。
欲循先世躅,拟向此岩栖。

【注释】

四瑞:指金、玉、璧、珪四种宝物。《左传》隐公元年记载“周将亡,诸侯皆叛,商公大卯曰:‘我之宗庙,将破坏。我即黍稷也,谁敢殃我?’”后以“四瑞”比喻国家的灭亡和贵族家族的覆灭。

黄金地:指佛教圣地灵岩寺。

千盘白玉梯:指灵岩寺内的石阶,层层叠叠,宛如白玉。

八极:八方,泛指南北方。

梵宇:佛寺。擅:独占,独揽。三齐:指齐、鲁、吴三国。因齐、鲁、吴均为古时的大国,所以称佛寺为“梵宇”。

兜率(duōsù):梵语Buddha的音译,又称兜率天宫。花,指花座。殿,指殿堂。

祇园:指佛寺。满溪:满流。

潮音:指佛法的普及。悬瀑:瀑布悬挂在高高的山崖上。涧瀑,指山间瀑布。

津筏:渡口的船只。虹霓(huáng ní):彩虹与日光,古人认为天上的彩色云霞是祥瑞之兆。

籁(lài):古代指风声或木石相撞击的声音,此处引申为钟声。应:回应。

潭深塔影低:指夜幕降临时,潭水深邃,倒映着佛塔的影子。

月明松鹤舞:月光明亮,松枝鹤影翩翩起舞。

林曙竹鸡啼:林中晨曦初露,竹林里的公鸡报晓。

榻迥(zhì qiǎn):指寺院的僧舍远离尘嚣,清净幽静。霜初薄:早晨的霜尚未融化。

毡寒夜更凄,毡:指羊皮制成的毡垫。夜更凄:夜晚更加寒冷。

传灯因证后,法履尚归西;传灯:指传授佛法。因证:因为证悟而得解脱。法履:指僧人穿的鞋子。法,佛教用语。履,鞋。归西:佛教用语,指人死。

始悟浮生偈,从兹道不迷:开始领悟到人生的无常和佛教教义的真谛,从此不再迷惑于世俗的生活。

欲循先世躅,拟向此岩栖;欲:希望。先世:祖先。躅(zhú):足迹;脚印。拟:计划。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游览灵岩寺后所作的一首咏物抒怀诗。诗人通过对灵岩寺及其周围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人生无常和佛教教义真谛的领悟,以及对佛寺生活的喜爱之情。

首联“四瑞黄金地,千盘白玉梯”,以佛教圣地灵岩寺为背景,描绘了灵岩寺内外的美景。这里的“四瑞”是指佛教中的四宝:金、银、琉璃、玛瑙,象征着佛教的庄严和神圣。而“千盘白玉梯”则形容灵岩寺内的石阶如同千层叠起的玉石阶梯,给人以庄严肃穆的感觉。通过这样的描绘,诗人成功地营造出一个充满宗教氛围和神秘色彩的环境。

颔联“灵峰标八极,梵宇擅三齐”,进一步赞美了灵岩寺的建筑和地位。这里的“八极”泛指南北方,象征着佛教的广阔和深远。而“梵宇擅三齐”则是指灵岩寺在佛教界的地位无人能及。通过这样的双重强调,诗人表达了对灵岩寺的敬仰之情。

颈联“兜率花为殿,祇园树满溪”,则是对灵岩寺内景观的具体描绘。这里的“兜率花”指的是佛教中的兜率天宫,代表着佛教的最高境界。而“祇园树满溪”则形容佛寺周围绿树环绕,鸟语花香,充满了生机和活力。这些美丽的自然景致与灵岩寺的宗教氛围相互映衬,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尾联“潮音悬涧瀑,津筏跨虹霓”进一步展现了灵岩寺的自然风光。这里的“潮音”指的是佛法的传播和普及,象征着佛法的力量能够穿透山谷,响彻云霄。而“津筏跨虹霓”则是指渡口的船筏跨越彩虹和阳光,形象地描绘了灵岩寺附近的自然景观与佛教文化的和谐交融。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赞美了灵岩寺的自然美景和文化内涵,又表达了诗人对佛教教义的领悟和对佛寺生活的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