翩翩两袖溯天风,直上玄冥帝子宫。
万里尘清狼塞北,千峰雄峙雁门东。
云生席末裘初薄,霞落樽前酒未空。
倚仗壮游今四岳,羽翰元不羡秋鸿。
【注释】
孟秋: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在阳历9月中。恒山:在山西浑源县北岳恒山。
翩翩两袖溯天风,直上玄冥帝子宫。
翩翩:形容衣袖飘拂的样子。溯:顺流而上。天风:指天空的清风。玄冥:即北阴黑,指北极星。帝宫:天上的宫殿。
万里尘清狼塞北,千峰雄峙雁门东。
尘清:指大地上的尘土被风吹得干净了。狼塞:指边塞之地。雁门:在山西代县东北,雁门山的西面。
云生席末裘初薄,霞落樽前酒未空。
云生:指云彩升起。席末:指酒杯旁边的位置,这里指座位的边缘处。裘初薄:指衣服变得单薄起来。霞:指晚霞。落:落下。樽前:指酒桌前面。
倚仗壮游今四岳,羽翰元不羡秋鸿。
倚仗:指依靠、凭借。壮游:指远大的志向和抱负。今四岳:指现今的四个州郡(指河南、河北、山西和山东)。羽翰:指书信。羽翰元不羡秋鸿:意思是说书信往来比飞翔的大雁更加迅速。秋鸿:指秋天南飞的大雁,常用来比喻远方的友人或亲人。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登北岳恒山时所作,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对国家大事的关心。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精神的启迪。
首句“翩翩两袖溯天风”描绘了诗人登上山顶后,感受到的清新空气和自然景观。这里的“翩翩”形容衣袖飘扬的样子,“溯”则是顺流而上的意味,形象地描绘出了诗人站在高处,放眼望去,天地间一片开阔的景象。
颔联“万里尘清狼塞北,千峰雄峙雁门东。”则进一步描绘了恒山周边的壮丽景色。这里的“万里尘清”意味着大地上的尘土都被风吹得干净了,显示出恒山一带地势险要,常年风清气爽。而“千峰雄峙雁门东”,则是将恒山与雁门相对照,展现出了恒山雄伟壮观的气势。
颈联“云生席末裘初薄,霞落樽前酒未空。”则转入了对诗人自身感受的描述。这里的“云生席末”意味着云彩从酒杯旁边的位置升起,给人一种轻盈飘渺的感觉;而“霞落樽前酒未空”则是说晚霞映照在酒杯之前,使得酒还未喝完,给人一种美好时光即将逝去的感慨。
尾联“倚仗壮游今四岳,羽翰元不羡秋鸿。”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远大抱负的认识和追求。这里的“倚仗壮游”指的是凭借自己的才能和抱负去实现远大的事业;而“羽翰元不羡秋鸿”则是说即使是书信往来这种形式,也比飞翔的大雁更加迅速和便捷。
整首诗以咏恒山为引子,通过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引出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对国家大事的关心。同时,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使读者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诗人内心的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