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幽步蹊径,日落林已昏。
既陟高冈巅,复寻古洞门。
岩空缺题咏,室静漱泉源。
飞湍悬小瀑,白云映华轩。
月出山始白,琼觞盈金尊。
彷忽方员上,羽鹤相翩翻。
宝刹争依恋,万法宁独尊。
沧桑有迁变,至此乃长存。
【诗句】
溯水帘洞过月溪寺 —— 沿着水帘洞经过月溪寺。
寻幽步蹊径,日落林已昏 —— 寻找幽静的小路,日落时分树木变得昏暗。
既陟高冈巅,复寻古洞门 —— 登上高处,又寻找古老的洞口。
岩空缺题咏,室静漱泉源 —— 岩石上有空余的地方可以题咏,室内静谧可让泉水潺潺流淌。
飞湍悬小瀑,白云映华轩 —— 飞瀑悬挂在高处,白云映衬着华丽的亭子。
月出山始白,琼觞盈金尊 —— 月亮从山中升起时天空一片明亮,琼杯斟满美酒装满了金色的酒杯。
彷忽方员上,羽鹤相翩翻 —— 仿佛在圆形的平台上,有羽鹤在空中翩翩飞翔。
宝刹争依恋,万法宁独尊 —— 寺庙争相依恋,万法之中谁能独自尊贵?
沧桑有迁变,至此乃长存 —— 岁月变迁,唯有此地得以长久保存。
【译文】
沿着水帘洞穿行,走过月溪寺旁。
寻觅幽静的小道,夕阳西沉,林木渐渐昏暗。
登高冈之巅,重访古洞穴。
石壁空余,可题咏;室内寂静,泉声叮咚。
瀑布飞泻,挂在高空;白云环绕,映照着华丽的亭子。
月亮升空,照亮山林;玉杯斟满美酒,金光闪闪。
恍若置身圆形平台之上,白羽鹤飞舞翻腾。
寺庙争相留恋,万法之中谁为至尊?
岁月变迁,唯有此地得以长久。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自然美景和修行之地的诗篇。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神秘的山水画卷。
首联“溯水帘洞过月溪寺”点明了主题,即诗人追寻的是一种超凡脱俗、与世隔绝的境界。这里的“溯”,意为逆流而上,寓意诗人不畏艰难,追求内心的宁静与纯净。
颔联“寻幽步蹊径,日落林已昏”进一步描绘了诗人行走在山林间的所见所感。这里的“寻幽”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向往和探寻,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而“日落林已昏”则形象地勾勒出了夜晚降临时的宁静景象,为下文营造了浓厚的氛围。
颈联“既陟高冈巅,复寻古洞门”则转折到登山探访的过程。这里的“陟”意为攀爬或登高,象征着诗人不断攀登、探索的精神;而“古洞门”则代表了历史的沉淀和文化的传承。这一联不仅展示了诗人对古迹的尊重之情,也体现了他对历史与现实的思考。
尾联“月出山始白,琼觞盈金樽”以明月为景,描绘了月夜下的美景。这里的“琼觞”指的是珍贵的美酒,象征着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盈金樽”则形容美酒满溢的景象。这一句不仅美化了景色,也寓意着诗人心境的豁达与超然。
最后两句“彷忽方员上,羽鹤相翩翻”和“宝刹争依恋,万法宁独尊”,则是对前文内容的总结和升华。前者描绘了诗人在圆形平台上的所见所感,后者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万法平等、超越一切的独特见解。这两句诗不仅增强了整首诗的艺术效果,也使得诗人的内心世界更加丰富和立体。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内心感悟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于人生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