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笛同吹杨柳枝,一声嘹喨一声悲。
秋风夜送闻何处,此调人间总未知。

【注释】

短笛:即“小笛”,古代乐器,用竹制。同吹:一起吹奏。杨柳枝:指杨柳的枝条。一声、一声:连续不断地。喨:哀伤。悲:悲哀。闻:听到,这里指在何处听到。此调:指这种曲调。人间:人世间。总:完全,都。未知:不知道,不了解。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叹曲调之作。梁代诗人元帝萧绎曾以《子夜四时歌》中“秋胡行”一曲为乐府歌曲名,后被用作词牌。作者借用这一曲调,抒发自己对友人梁元襄的怀念之情。

首句“短笛同吹杨柳枝”,是写两人一同吹奏杨柳枝之曲。杨柳枝是江南地区所流行的一种民间乐曲,它轻快柔婉,易于传唱,很受人们喜爱;同时杨柳又是江南地区的乡土景物,容易引起人们的联想。“同吹杨柳枝”,说明两人是亲密无间,共同欣赏这优美的乐曲。

“一声嘹喨一声悲”,是说乐曲演奏中出现了高低不同的音响。从“一声”、“一声”可知,这两种音响是连续不断的。“喨”,即哀伤的意思。“悲”字既写出了声音的变化,也表现出乐曲的内容与情感,表现了音乐的美感。

下句“秋风夜送闻何处”中的“夜”字,既点明了时间,又渲染了气氛。“秋风夜送”,既写出了季节,又烘托出环境气氛。“闻何处”,既表明乐曲已传到远方,又暗示着听者内心的失落感。

末句“此调人间总未知”。这句是全诗的主旨所在,是这首词的主题思想。前面所写的杨柳枝之曲和箫声之音,都是作者假想中的事情,而结尾两句才是作者的真实感受和心声。作者通过描写乐曲的美妙,抒发了对友人的怀念之情。

这首词在艺术手法上运用了多种技巧,如借景抒情,虚实结合,对比映衬等,使这首词的艺术魅力大大增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