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落未落乌将栖,可怜夜夜夜半啼。
闺中少妇停梭泣,泪湿鸳鸯不成疋。

【注释】

乌栖曲:乐府名。古曲有《乌夜啼》和《乌栖曲》两首,此诗当是后者。其一:第一首。月落未落乌将栖,可怜夜夜夜半啼。闺中少妇停梭泣,泪湿鸳鸯不成疋。(“乌”指乌鸦。“未落”指月亮还未落下;“将栖”指乌鸦就要栖身。“可怜”:可叹。“夜夜”:每天夜晚。“夜半”:半夜。“啼”:鸣叫。“闺中”:女子的卧室。“停梭”:纺织机上的梭子停止了运转。“泣”:流泪。“鸳鸯”:织布时用的双股线。“成”:织完。)

【赏析】

这是一首反映妇女生活的悲苦的诗歌。全诗以景结情,借景抒情,通过描写一个孤居深宫的宫女的生活遭遇来表达诗人对不幸者的同情和关心。

首句“乌栖曲 其一”点明主题,说明下面所要描绘的是一幅夜幕降临、月光未落之时的图画,而乌鸦将要归巢栖息了。次句写这位宫中的少妇,她夜夜听到乌鸦在夜半时发出的凄厉的啼声,心中十分感伤。“可怜”二字写出了她内心的无限哀怨,为下文作铺垫。最后两句写她看到织机上没有动静,就停下手中的活儿,伤心地哭泣起来,泪水打湿了织好的线又无法再织成一匹。这两句诗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把织机上的梭子人格化了,它好像也懂得人的感情,能够理解人的痛苦和悲伤。同时,这两句诗还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把织成的线比作鸳鸯,用“成”字表明已经织成了整匹,但因为人的悲伤,所以无法再继续下去。

这首诗语言简练,含义深远,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