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上秦峰扪碧苔,云踪缥缈怅悠哉。
回风几度马蹄送,骤雨一番牛背来。
处处人家残照倚,村村烟树晓凉栽。
探幽更指丹山穴,凤羽麟毛载网回。
【注释】
1.云门:山名,在浙江省。杂咏:指诗的题序。
2.秦峰:即秦望山,在浙江杭州。扪碧苔:手扪绿苔。
3.云踪缥缈怅悠哉:形容云雾缭绕,渺茫无定。
4.回风:旋风。几度:多次,多次。
5.骤雨:急雨。牛背来:牛背上的雨水。
6.残照倚:夕阳斜照。
7.烟树:雾气笼罩下的树木。晓凉裁(jiǎ):晨曦中的凉意。
8.丹山穴:红色的山洞。
9.凤羽麟毛载网回:凤凰的羽毛、麒麟的毛发被网捕回来。
【赏析】
本首是作者游云门时写的杂咏。
首联两句写游历云门山,触景生情,感慨良多。“转上秦峰扪碧苔”一句中,“扪”字有探查之意,“碧苔”点出了山色。“云踪缥缈怅悠哉”,这一句描写了诗人在秦峰上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他对云门山景色的赞美之情。
颔联“回风几度马蹄送,骤雨一番牛背来。”这两句描绘出一幅动态的景象。诗人在山间的小路上骑马前行,忽然一阵旋风将他的马吹得团团旋转,仿佛要将他卷入天际。而就在这时,一场大雨从天而降,雨水打在牛背上,溅起一片水花。这些自然现象都给诗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
颈联两句写到了山脚下人家的生活景象。“处处人家残照倚”,诗人走到山脚,看到一家户人家的窗户透出余晖,仿佛是夕阳西下时的余辉。而“村村烟树晓凉裁”则描绘了山间清晨的雾气弥漫的景象,给人一种宁静致远的感觉。
尾联两句则更加深入地描绘了山中景色。“探幽更指丹山穴,凤羽麟毛载网回”两句中,“丹山”指的是红色的山峰,“凤羽麟毛”则是对凤凰和麒麟的美好比喻。诗人在这里通过想象,将这些美丽的生物被网捕回来,形象生动地展现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和对未来的憧憬。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一些象征手法,使得诗歌更具诗意和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