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卜筑隐箕山,一点红尘自不关。
却老有方清昼永,陶情无虑白云闲。
弃瓢林下风生树,洗耳溪边水漾湾。
多少考槃栖适者,如君高节邈难攀。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
诗句:“当年卜筑隐箕山,一点红尘自不关。”
翻译:当年我选择在箕山上建造家园,那里的一切都与世俗的纷扰无关。
注释:卜筑(筑屋定居)指的是选择一处地点进行居住或建设。箕山,位于今河南登封附近,是古代隐士许由的隐居地。红尘表示世间的繁华与喧嚣。自不关,表示与世俗无关。
赏析:此句描绘了许由选择远离尘世喧嚣的隐逸生活。诗句:“却老有方清昼永,陶情无虑白云闲。”
翻译:虽然年纪渐长,但有清净的白日和宁静的心灵陪伴。陶冶性情时,没有杂念,只有悠闲自在的白云。
注释:却老,指年老体衰。方,这里指“正当”。清昼,指晴朗的日子,也指清静无事的白日。陶情,意为陶冶性情,这里强调心灵的平和与自由。白云闲,形容心境的超然和闲适。
赏析: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追求心灵自由、超脱物外的生活态度。诗句:“弃瓢林下风生树,洗耳溪边水漾湾。”
翻译:我舍弃了瓢,在树林中任风吹过;我把耳朵浸入溪水中,让水流声轻轻摇晃。
注释:弃瓢,意指舍弃世俗的名利,归隐自然之中。林下,指树木茂盛的地方。风生树,形容树木随风摇曳的景象。洗耳,指洗净耳朵,比喻摒弃世俗的喧嚣。水漾湾,指清澈的水面泛起涟漪。
赏析:此句描绘了诗人在自然中的隐居生活,通过自然景物展现内心的宁静与超然。诗句:“多少考槃栖适者,如君高节邈难攀。”
翻译:自古以来有多少寻求隐逸之人,他们的高洁品质令人难以企及。
注释:考槃,指寻找安宁之地居住。栖适者,指那些寻求隐居的人。如君,如同您这样。高节,指高尚的节操。邈难攀,形容高洁的品质难以接近。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高尚隐逸品格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对许由隐居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他追求心灵自由、超脱物外的生活态度。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然,同时也体现了中国古代隐逸文化的深厚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