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修新构竹西房,锦轴牙签粲满床。
翡翠归时翻夕照,凤凰鸣处向朝阳。
诵馀不学衣襟润,卧久应便枕簟凉。
分付家僮频简点,莫教春笋过东墙。

藏修新构竹西房,锦轴牙签粲满床。

翡翠归时翻夕照,凤凰鸣处向朝阳。

诵馀不学衣襟润,卧久应便枕簟凉。

分付家僮频简点,莫教春笋过东墙。

注释:

  1. 藏修新构竹西房:藏修,指隐居修炼,新构,指重新修建。竹西房,可能是指一个位于竹林边的房子,以竹命名,暗示了主人与自然的亲近。
  2. 锦轴牙签粲满床:锦轴,指精美的织锦包裹的卷轴;牙签,指象牙制成的书签。粲满床,指这些物品被摆放得满满当当。
  3. 翡翠归时翻夕照,凤凰鸣处向朝阳:翡翠,一种美丽的鸟类;凤凰,传说中的神鸟。这里可能是用来形容书籍或者知识的美好,它们在黄昏时分归来,象征着智慧的积累和传承;在朝阳初升的地方鸣叫,象征着新的开始和希望。
  4. 诵馀不学衣襟润,卧久应便枕簟凉:诵余,指读书或学习;衣襟润,形容读书使人感到精神焕发,如同滋润了衣服的缝隙;卧久应便枕簟凉,形容长期阅读或学习后的身体感觉,如同枕头和簟席因人的体温而变得凉爽起来。
  5. 分付家僮频简点,莫教春笋过东墙:分付,指吩咐;家僮,家中的仆人;简点,指简单布置;莫教春笋过东墙,可能是比喻不要将学问比作春天的竹笋,过早地显露出来,以免失去应有的价值。

赏析: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文人雅士隐居山林、读书习字的生活画卷。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书房内的陈设之美,以及读书人沉浸在书海中的愉悦心情。诗中的“翡翠归时翻夕照,凤凰鸣处向朝阳”等句,生动地描绘了读书人与知识的亲密关系,以及他们追求知识、渴望智慧的美好愿望。整首诗流露出一股浓郁的书卷气,体现了古代文人对知识和文化的尊重和崇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