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风夜不息,微妙生虚空。
心迹双阒然,端倪在其中。
理岂群动违,性与孤明通。
庭光付流月,林籁归疏桐。
馀香一丝温,缭绕游无穷。
捷疾追所晤,起灭何匆匆。
酌水知湖波,举似将毋同。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全诗如下:

包山夜坐示门人许子工虞
悲风夜不息,微妙生虚空。
心迹双阒然,端倪在其中。
理岂群动违,性与孤明通。
庭光付流月,林籁归疏桐。
馀香一丝温,缭绕游无穷。
捷疾追所晤,起灭何匆匆。
酌水知湖波,举似将毋同。

逐句释义如下:

  1. 悲风夜不息,微妙生虚空。
    注释:悲风不停地吹着,夜晚的寂静中,一切都显得那么微小和空灵。

  2. 心迹双阒然,端倪在其中。
    注释:我的心迹(内心的想法)和外界的景象都显得寂静无声,但其中却蕴含着深意。

  3. 理岂群动违,性与孤明通。
    注释:自然界的规律难道与万物的动作相违背,我的本性(我的内在本性)与明亮的月亮相通。

  4. 庭光付流月,林籁归疏桐。
    注释:庭院中的光影仿佛随着流动的月亮流转,林间的声响仿佛回到了稀疏的梧桐树间。

  5. 馀香一丝温,缭绕游无穷。
    注释:那一缕香气带着一丝温暖,它在空气中缭绕徘徊,似乎永无止境。

  6. 捷疾追所晤,起灭何匆匆。
    注释:我迅速地追逐着那些与我会面的人或事,但它们又是如此短暂,一瞬即逝。

  7. 酌水知湖波,举似将毋同。
    注释:当我品尝湖水时,我感受到了湖波的波动,这让我想起了古人的教诲,不要与古人相同。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夜晚的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感慨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人用“悲风夜不息”开篇,营造出一种孤独、静谧的氛围;接着,通过对“心迹双阒然,端倪在其中”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深邃;最后,通过对“余香一丝温,缭绕游无穷”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和自然的热爱和敬畏。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