惨憺孤舟客,喧豗两夕风。
残书愁烛短,浅漏怯樽空。
土语依稀在,乡心咫尺通。
耐他花信变,二十四番中。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郑锡的作品,其原文如下:
舟直道中阻风作
惨憺孤舟客,喧豗两夕风。
残书愁烛短,浅漏怯樽空。
土语依稀在,乡心咫尺通。
耐他花信变,二十四番中。
赏析
我们来逐句解读这首诗:
- 舟直道中阻风作:
- 舟直道中:船只行驶在笔直的道路上。
- 阻风作:因为遇到大风而停下来,即阻风。
- 惨憺孤舟客:
- 这里的“惨憺”指的是孤独和凄凉。
- “孤舟客”描绘了船客的孤独状态。
- 喧豗两夕风:
- “喧豗”是指船被风猛烈地吹打着。
- “两夕风”表明连续两晚都在受风的影响。
- 残书愁烛短:
- “残书”可能是指破损的书籍或未完成的书信。
- “愁烛短”形容蜡烛燃烧时间不长,给人以孤独和悲伤的感觉。
- 浅漏怯樽空:
- “浅漏”可能是指漏水声音微弱。
- “怯樽空”形容酒已经喝完,酒杯也显得空空如也,反映出一种失落和空虚感。
- 土语依稀在:
- “土语”可能是指当地的方言或者习俗。
- “依稀在”表明虽然听不懂,但隐约能感觉到某种氛围。
- 乡心咫尺通:
- “乡心”是指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 “咫尺通”意味着虽然身处异乡,但对故乡的思念却能通过某些方式传达。
- 耐他花信变:
- “花信”可能是指春天的花卉开始盛开的信号。
- “二十四番中”指的是农历的二十四节气,这里用来表示时间的流转。
译文
在笔直的道路上,船只被阻,我独自坐在船上,连续两晚都被风吹得厉害。破旧的书让人感到忧伤,蜡烛燃烧的时间很短,仿佛随时都会熄灭,而酒杯里的酒也已经喝完,只剩下空空如也的杯子。尽管听不懂当地人的语言,但我似乎能感受到某种氛围的存在。我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与日俱增,这种感觉虽然距离遥远,但却能通过某种方式传达。尽管春天的花朵已经开始盛开,但二十四个节气仍在继续流逝。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孤独、寂寞以及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之情。语言朴实无华,情感真挚动人,是一首典型的反映生活情感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