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县归真主,青山锁故宫。
玉鱼沉永夜,石马立西风。
霜露秋容肃,椒兰祀典崇。
明禋鸾驭在,济济骏奔同。

【注释】

赤县:指京都。归真主:指皇帝(天子)。

青山:指长安附近的终南山,因山势险峻而著名。锁:围住。

玉鱼:指祭坛上的神位前放的鱼形器物。沉:沉入水中。永夜:长夜,漫长的夜晚。石马:指立于陵前的石雕马匹。西风:指秋风。

霜露:指秋露。秋容:指秋天的景象。肃:肃杀,萧条、荒凉、凄凉的样子。

椒兰:指祭祀用的香料。祀典:指祭祀仪式。

明禋:指隆重的祭祀。鸾驭:指皇帝。济济:形容人多。骏奔:指车驾。同:指一致。

【译文】

京都归顺了真主,终南的青山围住了紫禁城。

祭坛上的鱼形器物沉入水中,石马在秋风中矗立。

深秋的景色令人肃然起敬,祭品用香料香气四溢。

隆重的祭祀仪式正在进行,众多的人一起奔赴祭坛。

赏析:

此诗为元和七年(812)诗人自京还洛阳,途中经长陵时所作。当时作者任刑部侍郎,故作此诗以寄情于长陵之祀。全诗描写了长安城外的长陵陪祀盛况,表达了对唐室宗庙的无限眷恋之情和对国家安定统一的殷切期望之情。

首联“赤县归真主”,直点长安为都城,又以“真主”两字表明皇帝的神圣与尊贵。这既是对长安城的赞美,也是对皇帝的颂扬。“青山锁故宫”,写终南山巍峨耸立,环绕着长安城,形成了一种雄伟壮阔的景象,同时也暗示了皇帝的地位如同山一般坚不可摧。

颔联“玉鱼沉永夜,石马立西风”,描绘了长安郊外的宁静景象。玉鱼沉入永夜之中,象征着皇帝的权威和尊严;石马立于西风之中,则表现出皇帝的威仪和威严。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表现了作者对于皇帝地位的崇敬和敬畏之情。

颈联“霜露秋容肃,椒兰祀典崇”,则是对长安城内祭祖活动的描写。霜露秋色肃杀而凄冷,但在这样的背景下,祭祀活动却显得庄重而隆重。椒兰是祭祀时的香料,其香气浓郁,能够驱散一切邪气,象征着纯洁和崇高。祭祀活动中充满了肃穆的气氛和虔诚的情感,彰显了人们对先祖的敬仰和怀念之情。

尾联“明禋鸾驭在,济济骏奔同”,则是对皇帝御驾亲征的赞颂。明禋是指隆重的祭祀活动,而鸾驭则是皇帝的象征。诗人通过赞美皇帝的御驾亲征,表达了自己对国家统一和繁荣的美好愿景,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国事的关注和忧虑之情。

整首诗通过描绘长安城内外的自然景观和祭祀活动,表达了作者对于皇帝地位的尊敬和崇拜之情,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国家统一的渴望和担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