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严宝阁枕河流,龙象开成南部洲。
金刹倒澜波影动,天花秾郁水光浮。
风尘迥出三千界,云气如登十二楼。
坐对孤烟旋树杪,悬知暮磬度林丘。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祜的《登千佛阁》。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庄严宝阁枕河流,龙象开成南部洲。
  • “庄严宝阁”指的是宏伟壮丽的建筑,这里指千佛阁。”枕”表示这座建筑依偎在河流旁边。”龙象”是佛教中的象征,代表力量和威严。”开成”意味着这座建筑是由众多工匠共同努力建造而成的。”南部”指的是中国的南方地区。这句话描绘了千佛阁雄伟壮观的景象,它坐落在河流旁,由众多的工匠共同建造而成,象征着力量和威严。
  1. 金刹倒澜波影动,天花秾郁水光浮。
  • “金刹”指的是金色的佛塔,这里代指千佛阁。”倒澜”是指倒映在水中的浪花。”波影”指的是倒映在水中的影子。”天花”是指天上的云彩,这里比喻为盛开的花朵。”秾郁”是浓密繁盛的意思。”水光”是指水面的光芒。这句话描绘了千佛阁倒映在河面上的景象,倒映的浪花、影子和盛开的花相互交织,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1. 风尘迥出三千界,云气如登十二楼。
  • “风尘”在这里可以理解为世俗的尘埃,也指世间的繁华和喧嚣。”迥出”表示远远超出,超越。”三千界”是佛教中的术语,指的是无边无际的世界。”十二楼”是古代中国的一种建筑形式,每一层都有不同的高度。这句话描绘了千佛阁所在的世界与外界的对比,以及千佛阁在云雾缭绕的环境中显得更加神秘和壮观。
  1. 坐对孤烟旋树杪,悬知暮磬度林丘。
  • “坐对孤烟”指的是面对孤独的烟雾,这里的烟雾可能是指寺庙周围的自然景观。”旋树杪”是形容风轻轻地吹着树枝,使树叶旋转。”悬知”是一种猜测或推断的用法。”暮磬”是指傍晚时分敲击的钟声。”度林丘”是形容钟声穿过树林和丘陵的声音。这句话描绘了千佛阁附近宁静祥和的氛围,以及夕阳下钟声在山林之间的回响。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千佛阁的壮丽景象和周围的自然景观,展现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诗中使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将千佛阁比作龙象开成南部洲,将倒映在水中的景象比作天花秾郁水光浮,将周围的风景比作三十六座诸天华藏。这些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千佛阁的壮丽和周围的自然美景。同时,诗中还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淡然和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