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怀马素迹,引杖出江城。
日影穿林冷,风声到竹清。
片云闲自散,断宇续无情。
倦掩柴扉晚,归来有月明。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全诗的基础上,根据选项的要求进行概括分析。题干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这是一首写景诗。前两句描写鹤林的景色。“马素迹”指马的足迹;“引杖出江城”意思是拄着拐杖走出城外,来到鹤林。后两句描写鹤林中的景色。“日影穿林冷”“风声到竹清”的意思是:太阳的影子在树林中穿过,使树影感到有些寒冷;风声吹到竹林中,使竹子显得更加清幽。最后两句描写鹤林中的景物和作者的心情。“片云闲自散”“断续无情”是说云彩悠闲地飘散,没有一点感情;“柴扉晚”是说柴门在夕阳的余晖中关闭了。最后一句“归来有月明”意思是:我回来时月光已经明亮了。这两句的意思是:我回到家乡,看见月亮已经出来了。
【答案】
①首联“因怀马素迹,引杖出江城”,写诗人拄杖出江城,来到鹤林。②颔联“日影穿林冷,风声到竹清”写鹤林中的景象。③颈联“片云闲自散,断宇续无情”写鹤林中的景物。④尾联“倦掩柴扉晚,归来有月明”写作者归家所见。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游鹤林时的所见所思。前两联写景,后两联写意。从结构上看,起承转合,自然流畅。从内容上看,写景中有情,寓情于景。
诗的前两句为写景。“因怀马素迹”四字点染出作者的心境。“素迹”二字用典,《史记·留侯世家》:张良在桥上散步,遇到一位老人送给了他一本书,书说:“运筹策帷帐之间,决胜千里之外。”张良将此理解为兵法之书,于是拜其为师。后来他果然成为刘邦的重要谋士。“引杖出江城”则是指张良辞别老师以后,离开故乡,到外面去施展才华。这两句既写出了他当时的情绪,也表明了他远游的目的。
诗的第三、第四句继续写景。这里以“穿”“冷”“清”三个形容词来表现景物的特点。前三句写阳光下树木和竹林的样子。“日影穿林冷”,是说阳光透过树丛射进树林里,使树荫都感觉有些寒冷。“风声到竹清”,是说风吹过竹林发出的声音很清新。
诗的第五句写云彩。“片云闲自散”,意思是说云彩悠闲地飘散,好像它没有什么心事,不关心世事,也没有一点感情。“断续无情”,是说云朵像断了又连起来似的,没有一点情感色彩。
诗的第六、第七句写房屋。“柴扉晚”指的是柴草编成的门户,在夕阳的余晖中已经关闭了。“归来有月明”,意思是说当我回来的时候,天已经很黑了。
整首诗以写景为主,但其中也蕴含了丰富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