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真刘子卧浮丘,入道丹成几万秋。
苔合峰门金液冷,松蟠龙洞玉盆收。
隋唐瓦落元天殿,山海云藏独石楼。
七十二宫明月在,不知何处觅仙洲。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抱真刘子卧浮丘 - “抱真刘子”指的是一个名为刘子的人,他抱着真道而卧于浮丘之上。

  2. 入道丹成几万秋 - “入道”即修炼成仙之道,“丹成”则意味着通过修炼已经成功炼制了仙丹。

  3. 苔合峰门金液冷 - 这里的“苔合”形容山石间苔藓密布,“峰门”指山间的入口或门户,“金液”比喻仙家所炼制的金色仙水,而“冷”则暗示这股仙水之珍贵与难得。

  4. 松蟠龙洞玉盆收 - “松蟠”形容松树盘根错节如同蟠踞的龙,“龙洞”暗指深藏不露之地,“玉盆”则是用来形容仙家的修炼之所如同玉石般温润且纯净。

  5. 隋唐瓦落元天殿 - “隋唐”指中国历史上的两个朝代,“瓦落”意味着这些朝代已不复存在,“元天”可能指的是宇宙的本源或最高境界,“殿”则象征着神圣之所。

  6. 山海云藏独石楼 - “山海”描绘出宏伟的自然景象,“云藏”表示云雾缭绕,难以窥见其真容,“独石楼”则可能是一处独立于世的修行胜地。

  7. 七十二宫明月在 - “七十二宫”在这里可能寓意着仙境之中的七个不同的区域或境界,“明月”代表着光明与清辉,整个诗句表达了对仙境中美好月夜的向往和赞美。

  8. 不知何处觅仙洲 - “不知”表达了一种迷茫和探寻的心情,“何处”询问仙洲的具体所在,“觅仙洲”则展现了诗人对于寻找仙界的坚定信念和不懈追求。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仙人居所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超凡脱俗境界的向往和对仙人隐居生活的好奇。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优美,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