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雨公然止,车薪水一杯。
已经三伏尽,更得几时来。
鹊尾摇晴树,萤光上湿苔。
终宵仍不寐,倾耳听残雷。

【注释】

①小雨:小雨。公然:公然无阻地。止:停歇,停止。②车薪:柴草,指柴火。一杯:一斗。③三伏:指一年中最热的三个时期,即初伏、中伏、末伏。④鹊尾:喜鹊的尾巴。晴树:晴天的树木。摇晴:摇曳着晴天的树木。⑤萤光:萤火虫的光。上湿苔:附着在潮湿的苔藓上。⑥终宵:整夜,通宵。残雷:余下的雷声。

【译文】

一场暴雨突然停息,我停下车来点上一根香。

已经过了三伏天,还有几日才能再见到?

喜鹊尾巴摇曳着晴朗的树林,萤火虫的光映照着潮湿的苔藓。

整夜不能合眼,侧耳倾听那残余的雷声。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夏日雷雨后景色和心情的诗。

“小雨公然止,车薪水一杯。”首句写暴雨终于停了,诗人从车上取下香炉,点燃了一支未尽的香,为的是驱散车内因雨水而滋生的霉气,使空气清新些。“公然”二字,表现了雨势之大、之急、之猛。这两句是全诗的关键,也是全诗的起兴。

“已过三伏尽,更得几时来?”第二句紧承第一句而来,写暴雨刚止,诗人便想外出走走。因为天气转晴,暑热也消减一些,所以想到外面去消消暑。然而,他很快又打消了这个念头。“更得几时来”,说明诗人对炎热的夏天还是十分留恋的。这句与第一句相呼应,写出了暴雨刚过,人的心情也随之开朗起来。

“鹊尾摇晴树,萤光上湿苔。”颔联写夏日傍晚的景象。“鹊尾”,形容树上喜鹊的尾巴,用“摇”字,形象地描绘出喜鹊在树上欢蹦乱跳的情景。“萤光”,形容萤火虫发出的光。“上湿苔”,是说萤火虫的光映照着湿润的苔藓。这句写的是夜晚时分,作者在树下乘凉,看到喜鹊的尾巴在树上摇晃,萤火虫的光映着湿润的苔藓。

“终宵仍不寐,倾耳听残雷。”尾联写诗人彻夜难眠,侧耳倾听残雷。这句诗中的“终宵”,表明诗人整宿没合眼;“倾耳”,表明诗人侧着耳朵仔细聆听;“残雷”,则表明诗人听到的雷声不是刚刚响过的,而是经过长时间才慢慢停息下来的。诗人在听完雷声之后,久久不能入睡,直到天亮才得以合眼。

这首诗通过描写一个夏日傍晚的景象,反映了诗人对炎热夏季的喜爱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