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倚江楼赋大招,潸然双泪落春潮。
潮声和泪东流急,流到钱塘十五桥。

【注】江楼:长江边的高楼。大招:指《楚辞·大招》,是战国时楚国屈原的作品,内容多用楚地方言,富有浓厚的民间色彩。潸然(shānrán):眼泪流下来的样子。双泪落春潮:比喻泪水像春天的江潮一样汹涌而下。和:同“合”。十五桥:钱塘江上有名的大桥。

译文:我独自靠在长江边上的高楼,写下了《大招》这篇作品,不禁潸然泪下,泪如春潮滚滚而流。潮声仿佛在说:“我的血正沿着江流东去。”我听后心如刀绞,禁不住泪如泉涌,奔流不止,最终流淌到了钱塘江上的那座著名的大桥——钱塘江大桥。

赏析:此诗以“悼”为题,抒发对亡妻的怀念和哀痛之情。开头两句,写自己面对亡妻遗物、遗书,悲恸不已,涕泪交流,倚靠江楼,赋《大招》。《大招》是楚辞名篇,这里化用其文,意谓凭吊已故的妻子。《大招》中有不少描写男女情爱的词句,诗人在这里借指妻子生前对他的爱恋。颔联两句,写自己的泪水随江水东流。江水的涨落与人的悲喜往往相互感应,这两句即运用这种自然现象来表达诗人的哀思。颈联两句写泪水随江水东流,最后汇入钱塘江大桥。钱塘江大桥是连接杭州城与萧山的一座重要桥梁,也是观赏钱塘江美景的绝佳处。诗人以“十五”两字点明大桥的位置,也寓含着对亡妻的深情厚谊。尾联两句,由江水之“流”到人之情“流”,进一步渲染悲痛的气氛。“潮声和泪东流急”,潮声急促地与泪水汇合,象征着人世间最真挚的爱情和夫妻之间的深厚感情。“流到钱塘十五桥”,泪水随江水东流,流向了钱塘江大桥。这不仅是实写,更是象征;它意味着夫妻二人虽已阴阳相隔,但彼此间的爱情却永远长存,永远相依,永不分离。

全诗语言平实自然,情感深沉内敛。诗的前四句主要写诗人因睹物伤情而流泪,泪水随江水东流直至钱塘江大桥;后四句则写泪水随江水东流,最终流向了远方。诗中运用了多种意象来表现诗人的悲伤情绪,如潮声、江水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