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阜名蓝近古城,年年陪祀及清明。
生公旧石莓苔老,陆羽香泉蝌蚪生。
剑气已随尘土没,霸图惟见草烟横。
古今何限兴亡事,不尽游人感慨情。

【注释】

①虎丘:在江苏省苏州市西北,有虎丘山,因山上有虎丘寺而得名。陪祀:指参加祭奠活动。②生公:即东晋高僧竺道生,相传他曾在此讲经说法,故名。陆羽:唐代僧人,曾在这里煮茶,后人因此称此山为“陆羽泉”。③剑气:指虎丘剑池的水气。霸图:指吴王夫差在黄天荡大败越军的事迹,这里用以象征强权和霸业。

【译文】

虎阜近在古城墙旁边,每年都有人来陪祭清明节。

东晋高僧竺道生的石像莓苔爬满了,当年陆羽煮的茶水如今还在。

曾经的剑气已经随着尘土消失了,只有霸业霸业只剩下了草烟横斜。

历史上无数的兴亡故事,都写不尽游人的感慨心情。

【赏析】

《清明日陪祀虎丘》是唐代诗人皮日休的作品。这是一首纪实诗,记述了作者陪同友人到苏州虎丘游玩的情景。首联交代了游览的地点;颔联描写虎丘的风光;颈联抒发了对历史遗迹的感怆之情;尾联抒发了对历史的慨叹。全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一首难得的咏史怀古诗。

虎丘,位于苏州城西,风景秀丽,素以山水秀色著称于世,与杭州西湖、南京钟山并称为江南三大名胜。虎丘山原名海涌山,春秋时吴王阖闾葬于此地,后改称虎丘。虎丘不仅风景优美,而且文化底蕴深厚。虎丘有虎丘寺等多处名胜古迹。虎丘寺建于南北朝时期,唐代改名为“栖玄寺”,宋初又改为“保圣寺”,明代重修时才改回“虎丘”。寺内有一座大雄宝殿,供奉着佛教的三尊佛神。虎丘还有一处重要的景点是云岩寺塔,建于五代前蜀年间,塔身呈八角形,高54米,共九层,每层都有佛龛,供奉佛像,塔顶呈葫芦形。塔内藏有一尊佛像,是镇山之宝。虎丘还有许多文物古迹,如千人石、剑池、白莲池、虎丘塔等。

这首诗是皮日休陪朋友去虎丘游玩时所写。首句点明虎丘名胜,次句写清明时节虎丘的游客众多。第三句描绘了虎丘景色。虎丘的岩石上长满了莓苔,而千年老树依然苍劲挺拔;虎丘的泉水清澈甘甜,仿佛蝌蚪在水面上游动。这两句写出了虎丘的自然风貌。第四句写出了虎丘历史悠久,文化丰富。虎丘有许多历史遗迹,如生公讲经台、陆羽煮茶亭等。第五句写出了虎丘的沧桑变化。第六句写出了虎丘的历史变迁,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之情。第七句写出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也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叹。第八句写出了作者对国家的忧虑和感慨。最后一句写出了作者对历史的感慨。整首诗语言简练,感情真挚,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虎丘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的描绘,展现了虎丘的壮丽景观和悠久历史,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感慨。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诗歌的特点,即注重表现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的和谐统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