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月照古树,朔风吹城楼。
如何咫尺居,致我千里愁。
俯景暂自遣,浩歌无与酬。
思君若逝水,旦暮长悠悠。

【解析】

本题属于“理解古诗内容,赏析诗歌的思想情感”这一考点,是对学生语文素养的考查。解答本题时,要仔细阅读诗句,从诗句中体会作者的情感,注意不要遗漏关键词语和重点句子。

怀林鸿:思念着林鸿。

朔风:北方吹来的寒风。

咫尺居:比喻相距很近。

致我千里愁:使我产生了深深的忧愁。

思君若逝水,旦暮长悠悠:思念你啊就像那逝去的流水,早晚都是那么漫长而无尽。

【答案】

译文:

寒冷的月光照耀在古老的树枝上,凛冽北风吹拂着城楼。

你我相隔如此近,却不能相会,使我产生无穷的忧愁。

我俯视眼前的景致暂且排解心中的忧愁,高唱豪歌却无人能和我共鸣。

我怀念你啊就像那逝去的流水,日日夜夜都是那么漫长而无尽。

赏析:

首联写景,描绘出一幅月色苍茫,风冷霜白的边塞夜景。寒月、朔风、古树、城楼,景物虽然清雅幽远,但寒气逼人,给人一种萧瑟凄凉之感。诗人通过这种景物描写,烘托了边塞荒寒的环境气氛。同时,诗人又巧妙地以“寒”“朔风”等词语来渲染自己内心的孤寂与苦闷。

颔联写情,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深思念之情。“咫尺”二字,既表明两人距离之近,又暗示诗人心中对友人的无限牵挂。“如何”一词,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的无奈与惆怅。

颈联写景抒情,抒发了诗人内心的苦闷之情。“浩歌”一词表现了诗人面对美景时的豪迈之情,而“无与酬”则道出了诗人内心无法排遣的痛苦。

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怀念之情,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助。“思君”二字,直接点明了主题,将前面的描写都归结于对友人的思念。“若逝水”,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如同流水一般不断流淌;“旦暮长悠悠”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是永无止境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