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台临绝顶,我辈此时过。
落景空山满,秋声晚树多。
宿云依涧集,野鸟向人歌。
薄暮归城市,尘氛奈若何。
清泠台
高台临绝顶,我辈此时过。
落景空山满,秋声晚树多。
宿云依涧集,野鸟向人歌。
薄暮归城市,尘氛奈若何。
注释:
- 清泠台:指一座高山上的亭台,以清凉为名。
- 高台:形容清泠台的地势之高,可以望见远方。
- 临绝顶:站在高处,接近山顶的地方。
- 我辈此时过:我们这些在此处经过的人。我辈,代指诗人自己以及与他同行的朋友们。
- 落景:夕阳西下的景象。
- 空山:空旷的山。
- 秋声:秋天的声音,包括风声、雨声、树叶沙沙作响等声音。
- 晚树:傍晚时分的树。
- 宿云:停留在山谷中的云。
- 依涧集:顺着山谷聚集。
- 野鸟向人歌:野鸟朝着人歌唱。
- 薄暮:天色渐暗的时刻。
- 归城市:返回城市。
- 尘氛:尘土和尘埃。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高山上游览时所见所闻。首句“高台临绝顶”点明了地理位置的高,也暗示了视野的广阔。“我辈此时过”表达了诗人及其同伴在此地的停留。
第二句“落景空山满”,描绘了夕阳西下时山间的景象,落日余晖下的山峦显得格外宁静而辽阔。“秋声晚树多”则是对这静谧画面的进一步烘托,秋风中树叶发出的声响,增添了几分萧瑟之感。
第三、四句“宿云依涧集,野鸟向人歌。”通过描写宿云和野鸟的动作,营造出一幅和谐的画面,同时也反映了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最后两句“薄暮归城市,尘氛奈若何”则表达了诗人对都市的厌倦与对自然清新环境的向往。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渴望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