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逻下接白湖镇,十里舟行惟一瞬。
狂飙奄忽自西来,波浪簸空天地震。
我舟荡漾载浮沉,须臾柁折难复进。
百尺巨桅忽中断,舟人惶扰争奔遁。
抱扶老母附岸登,雨注泥深风益劲。
回头试盼左右舟,漂没中流鱼腹殉。
白湖巡官忽驰至,肩舆羸马聊借乘。
前村茅屋渔父家,扫地焚香候门径。
闾阎老稚讶官至,奔走逻拜重相庆。
细烧榾柮燎衣巾,炊黍蒸藜颇充馑。
雨声淅沥洒茅檐,目睫不交对馀烬。
大块噫气岂适然,兀坐冥搜毛骨振。
晏起科头尚徵咎,况乃吾生事多衅。
操存黤昧鬼先窥,举错乖张人或病。
揽衣晨起当空拜,悔悟从今当益慎。
春秋纪异不纪祥,儆示古今垂大训。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把握能力。作答此题,一定要认真阅读全诗内容和注释,结合全诗的写作特点,抓住关键词语,理解诗意,体会感情。

“阳逻下接白湖镇”,意思是:在阳逻下游是白湖镇。这句交代了地点。“十里舟行惟一瞬”,意思是:走了十里水路,才一眨眼。这句交代了时间。“狂飙奄忽自西来”,意思是:狂风忽然从西面刮来。这句写风势之猛烈。“波浪簸空天地震”,意思是:波浪把天空颠簸得如同地震一般。这句写波涛汹涌之状。“我舟荡漾载浮沉,须臾柁折难复进。”这句写船中人惊慌失措之状。“百尺巨桅忽中断,舟人惶扰争奔遁”,意思是:百尺高的桅杆忽然折断了,船上的人都慌慌张张地争先恐后地跑上岸。“抱扶老母附岸登,雨注泥深风益劲”,意思是:扶着年迈的母亲爬上岸去,雨水灌满了泥土更觉得风势更大了。这句写风雨交加,波涛汹涌,舟人惊惶失措。“回头试盼左右舟,漂没中流鱼腹殉”,意思是:回头看看四周的船只,都飘到了水中成了鱼腹中的牺牲品。这句话写周围船只被卷入浪中的情景。“白湖巡官忽驰至,肩舆羸马聊借乘”,意思是:正当此时,白湖巡官忽然骑马而来,我们只好借用他的轿子和马匹。这里运用了侧面烘托的手法,突出白湖巡官的及时救援。“前村茅屋渔父家,扫地焚香候门径”,意思是:前面村庄里的茅屋里有个渔民,他正在打扫院子,焚香迎接着客人的到来。这里用“扫地”和“焚香”来衬托环境的恶劣。“闾阎老稚讶官至,奔走逻拜重相庆”,意思是:乡里的老人孩子都很惊讶,纷纷跑来欢迎,表示热烈的祝贺。这里表现了百姓对白湖巡官的热烈欢迎。“细烧榾柮燎衣巾,炊黍蒸藜颇充馑”,意思是:他点燃了火炭,烤着衣服和头巾;煮了黍米,蒸了藜叶。这两句描写了百姓的生活。“雨声淅沥洒茅檐,目睫不交对馀烬”,意思是:雨点淅沥淅沥地落在茅草房上,连眼睛都不敢眨一眨。这句描写了雨势之大。“大块噫气岂适然,兀坐冥搜毛骨振”,意思是:大地上充满了生气,难道这是偶然的吗?他坐着冥思苦想,好像要找出个究竟。这句写出了诗人对天地自然现象的思考与探究。“晏起科头尚徵咎,况乃吾生事多衅”,“晏起科头尚徵咎”,意思是:早晨起床时头发凌乱,还要受到责备,何况我这一生中还发生了许多事情。这句抒发了作者对人生遭遇的感慨之情。“操存黤昧鬼先窥,举错乖张人或病”,意思是:如果能够保持清醒头脑,那鬼怪就不敢侵犯,而人也会少生病。这句说只要能够明辨是非,就会减少祸害。“揽衣晨起当空拜,悔悟从今当益慎”,意思是:早上起来,披散着头发向苍天叩拜,我后悔不该那样鲁莽行事。从此之后我一定会更加谨慎。最后两句“春秋纪异不纪祥,儆示古今垂大训”,意思是:春秋记载怪异不记载吉祥的事情,以此警戒世人和古代的教训。这句是全诗的总结句,也是作者的总结性发言。全诗通过记叙自己遇险的经历,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兴亡、社会动乱的担忧之情。

【答案】

壬戌九月十八日白湖镇遇风舟危甚赋此纪事

阳逻下接白湖镇,十里舟行惟一瞬。

狂飙奄忽自西来,波浪簸空天地震。

我舟荡漾载浮沉,须臾柁折难复进。

百尺巨桅忽中断,舟人惶扰争奔遁。

抱扶老母附岸登,雨注泥深风益劲。

回头试盼左右舟,漂没中流鱼腹殉。

白湖巡官忽驰至,肩舆羸马聊借乘。

前村茅屋渔父家,扫地焚香候门径。

闾阎老稚讶官至,奔走逻拜重相庆。

细烧榾柮燎衣巾,炊黍蒸藜颇充谨。

雨声淅沥洒茅檐,目睫不交对馀烬。

大块噫气岂适然,兀坐冥搜毛骨振。

晏起科头尚徵咎,况乃吾生事多衅。

操存黤味鬼先窥,举错乖张人或病。

揽衣晨起当空拜,悔悟从今当益慎。

春秋纪异不纪祥,儆示古今垂大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