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峰何崔嵬,屹然镇坤维。
泉石挹明秀,草木含华滋。
最后有奇峰,退让乃卑卑。
谦光岂容掩,灵淑良在兹。
高文合典则,懿行无瑕疵。
历宦十馀年,既罢将安归。
悠然念出处,戒途仍迂迟。
经营四方志,况当强壮时。
去去济时艰,终岂好爵縻。
山中精舍在,岁晏期相依。
这首诗是《后峰篇赠黄伯固正郎》,作者是宋代诗人陆游。以下是诗句的释义、译文以及赏析:
九峰何崔嵬,屹然镇坤维。
注释:
- “九峰”指的是浙江绍兴的九个山峰。
- “崔嵬”形容山高耸入云。
- “屹然”指坚定不移的样子。
- “镇坤维”意味着像大地一样稳固。
译文:
九座山峰多么壮观啊!它们屹立不倒地守护着大地的中心。
泉石挹明秀,草木含华滋。
注释:
- “泉石”是指山中的溪流和石头。
- “挹”意为汲取或吸取。
- “明秀”指清新秀丽。
- “华滋”指繁茂的生机。
译文:
山中的水石吸纳着清新的泉水,树木花草散发出生命的活力。
最后有奇峰,退让乃卑卑。
注释:
- “最后”可能是指在群山中位置较靠后的地方。
- “奇峰”指的是特别高的山峰。
- “退让”在这里指的是谦虚地退让。
- “卑卑”形容地位低下但谦虚谨慎。
译文:
群峰之中有一座特别高的山峰,它虽然高耸但依然谦恭地退让。
谦光岂容掩,灵淑良在兹。
注释:
- “谦光”指谦虚的光芒。
- “掩”表示遮盖。
- “灵淑”指美好的德行。
- “兹”在这里表示这、这些。
译文:
谦虚的光芒怎能被掩盖呢?美好的德行确实存在于此。
高文合典则,懿行无瑕疵。
注释:
- “高文”指高尚的文章或行为。
- “合典则”符合经典的标准。
- “懿行”指美好而正确的行为。
- “无瑕疵”表示完美无缺。
译文:
高尚的文章都合乎经典的原则,美好的行为没有任何瑕疵。
历宦十馀年,既罢将安归?
注释:
- “历宦”指长期担任官职。
- “十馀年”指的是十多年的时间。
- “既罢”表示结束。
- “将安归?”是一个反问句,意思是结束了仕途之后,该去哪里呢?
译文:
我在这地方任职十多年,现在结束了职务,该去哪里呢?
悠然念出处,戒途仍迂迟。
注释:
- “悠然”指闲适自在的样子。
- “出处”指进退或去留的地方。
- “戒途”指旅途或人生的道路。
- “迂迟”形容道路弯曲,时间较长。
译文:
我悠闲自在地思考着从政与退隐的去向,但我的人生路途仍然迂回曲折。
经营四方志,况当强壮时。
注释:
- “经营”指治理或筹划。
- “四方”指全国或四面八方。
- “壮”表示年轻有为或强健有力。
译文:
我致力于治理国家四方的事务,何况我现在正值壮年,精力充沛。
去去济时艰,终岂好爵縻。
注释:
- “济时艰”指帮助解决国家面临的困难。
- “縻”同“縻”,缠缚的意思,这里指束缚。
- “终岂好爵縻”表示我最终不愿意被功名所束缚。
译文:
去吧,去帮助解决国家面临的困难吧,我终究不愿意被功名所束缚。
山中精舍在,岁晏期相依。
注释:
- “山中精舍”指山中的隐居之所。
- “岁晏期相依”表示在年终时相互依偎取暖。
译文:
我的隐居之所就设在山上,到了年底我们相互依偎取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