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下人还几,天涯意倍亲。
因君谢尘鞅,复此叹参辰。
戎务时参画,军兴屡算缗。
江湖平剧寇,越巂拊罢民。
禄秩承三锡,封章见屡陈。
官箴恒检束,势路独逡巡。
尽瘁年逾迈,图归愿始伸。
客途方雨雪,故国尚松筠。
潮汐门通海,清辉月近邻。
山僧遗紫笋,渔父荐纤鳞。
触事情俱适,无为俗转淳。
谷斋诸老在,结社继前人。

这首诗的作者为杜甫,他是一位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作以关注社会现实和人民疾苦为主题,语言质朴,感情真挚。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赠方文玉左辖南还

  • “榜下人”指的是科举考试后的官员,”还”表示返回家乡或朝廷。这句话意味着方文玉在科举结束后即将返回家乡。
  • “天涯意倍亲”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 “因君谢尘鞅”是因为方文玉而感谢他。
  • “复此叹参辰”感叹时间的流逝,如同星辰参宿(即参星与辰星)的运行。
  •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方文玉即将离开的不舍之情。

戎务时参画,军兴屡算缗。

  • 这里的”戎务”指的是军事事务,”参画”是指绘制军事地图或计划。
  • “军兴”则是指战争发生。
  • “屡算缗”可能是指计算军费或者筹备军事行动的费用。
  • 这句诗反映了当时国家面临的军事压力和战争的频繁。

江湖平剧寇,越巂拊罢民。

  • “江湖”通常指代广阔的水域,这里可能是指边疆地区。
  • “剧寇”指的是猖獗的强盗。
  • “越巂”是古代一个地名,位于今天的四川省。
  • “拊罢民”意为安抚、安抚百姓。
  • 这句诗描述了平定边境强盗和维护民众安宁的情况。

禄秩承三锡,封章见屡陈。

  • “禄秩”指的是官职和俸禄。
  • “三锡”可能是指皇帝的赏赐,如金、银、车马等。
  • “封章”是指密封的文书或者信件。
  • “屡陈”表示多次提出或报告。
  •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因为受到重用和赏赐而感到荣耀。

官箴恒检束,势路独逡巡。

  • “官箴”指的是官场中的规矩和准则。
  • “检束”是指约束自己。
  • “势路”可能是指权力之路,即仕途。
  • “逡巡”形容谨慎小心地行动。
  • 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在官场中谨慎行事的态度。

尽瘁年逾迈,图归愿始伸。

  • “瘁”指的是劳累。
  • “逾迈”表示超过了某个年龄或阶段。
  • “图归愿”意味着有回归的愿望。
  •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退休生活的向往和期待。

客途方雨雪,故国尚松筠。

  • “客途”指的是旅途中的道路或者旅程。
  • “雨雪”描述了旅途中的天气情况。
  • “故国”指的是故乡或家乡。
  • “松筠”可能是指松树的嫩枝,象征坚韧不拔的品质。
  • 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以及他对故乡的怀念之情。

潮汐门通海,清辉月近邻。

  • “潮汐门”可能是指海边的城门或者关口。
  • “海”指的是大海。
  • “清辉月”指的是明亮的月光。
  • 这句诗描绘了海滨的美丽景色和宁静的氛围。

山僧遗紫笋,渔父荐纤鳞。

  • “山僧”指的是山里的僧人。
  • “紫笋”可能是指紫色的笋子,一种珍贵的食物。
  • “纤鳞”指的是细小的鱼鳞片。
  • 这句诗描绘了山林中的宁静生活和渔民的日常捕鱼活动。

触事情俱适,无为俗转淳。

  • “触事”指的是遇到的事情。
  • “事”在这里可以理解为日常琐事。
  • “俱适”表示一切都适应得恰到好处。
  •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简单生活和自然和谐的欣赏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他追求简朴生活的决心。

谷斋诸老在,结社继前人。

  • “谷斋”可能是某个地方的名称,如寺院或书房。
  • “诸老”指的是多位年长的人。
  • “结社”指的是建立社团或者组织。
  • “继前人”表示延续前人的优良传统或事业。
  •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前辈的敬仰和对传承事业的重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