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南渡陟平冈,迤逦坡陀接北邙。
一望荒丘秋草里,谁知庶姓与君王。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及思想情感的理解。解答此题,要求在理解诗句大意的基础上,把握关键词语的含义,然后结合注释、题目和作者的情感等,进行深入分析,从而得出答案。“黄河南渡陟平冈”是说诗人沿着黄河的南岸渡过去,登上了北邙山。“迤逦坡陀接北邙”是说连绵起伏的山岭延绵不断,一直伸展到北边,与北邙山相接。“一望荒丘秋草里”意思是放眼望去,只见一片荒芜的丘陵,长满了秋草。“谁知庶姓与君王”意思是谁知道这些平民百姓和君王是什么关系呢?“庶”即“民”,百姓的意思;“王”即“君”。这句话的意思是:百姓与君王有什么关系呢?这是诗人对历史兴亡的感慨。
【答案】
诗句释义:我沿着黄河往南行走,翻过北邙山。连绵不断的山坡延伸至北边,一直延伸到北邙山。我放眼望去,只见一片荒芜的丘陵,长满了秋草。谁知道这些平民百姓和君王有什么关系呢?
译文:我沿着黄河往南行走,翻过北邙山。连绵不断的山坡延伸至北边,一直延伸到北邙山。我放眼望去,只见一片荒芜的丘陵,长满了秋草。谁知道这些平民百姓和君王有什么关系呢?
赏析:
这首诗作于唐代宗宝应三年(764),诗人因避安史之乱而离开长安,流寓江南达十载。这首诗就是他在此时所创作的一首感怀诗。全诗写景抒情,借古讽今。首联写诗人沿黄河南岸行至洛阳时,所见北邙山上秋草连天,荒丘遍地的景象;颔联写诗人登临北邙山后所见景象,意在表明自己对当时政治局势的看法:唐王朝已经衰败不堪,百姓受难,而朝廷中却仍有一些高官显贵,他们与老百姓并无直接的关系;末联写自己的感慨之情,以反问句收束全篇,言简意赅,发人深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