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绝孤厓倚碧空,秋深烟雨寄芳丛。
林坰寂寞谁相问,千载心期栗里翁。
注释:菊 在陡峭的崖壁上独自耸立,碧空为它提供了依托。深秋时节,烟雨迷蒙,寄托着菊花的芬芳。树林寂静,无人问询,千载之后,心期仍如栗里翁一样坚定。
赏析:这是一首咏菊诗,描写了菊花在深秋时节的孤独和坚韧,以及诗人对这种精神的赞美和向往。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心灵冲击。
斗绝孤厓倚碧空,秋深烟雨寄芳丛。
林坰寂寞谁相问,千载心期栗里翁。
注释:菊 在陡峭的崖壁上独自耸立,碧空为它提供了依托。深秋时节,烟雨迷蒙,寄托着菊花的芬芳。树林寂静,无人问询,千载之后,心期仍如栗里翁一样坚定。
赏析:这是一首咏菊诗,描写了菊花在深秋时节的孤独和坚韧,以及诗人对这种精神的赞美和向往。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心灵冲击。
【注释】 曲江:在今陕西西安东南。雁塔:即大慈恩寺的西面塔院,是唐代长安(今西安)著名的佛教圣地之一。断流水:指曲江水中断流了,暗寓国运衰微。层空:层层叠叠。一代豪华地:指唐朝的都城长安,当时号称“天府”,繁华富庶,是当时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怅望:因怀念而叹息。阴洞:指寺院的深幽之处。俯仰无穷事:指世事沧桑,变幻无穷。青冥:指高空。一断鸿:像孤鹤一样飞向远方,这里借喻作者自己。 【赏析】
【注释】 泰陵:指唐太宗李世民的昭陵。唐高宗李治在位时,曾对昭陵多次加修,所以称为泰陵。 虞舜:古代传说中的圣王,尧死后由他继位为王。 汉文:西汉文帝,即孝文皇帝,名刘恒(前201-前157)。 蠲:免除。 四夷:四方少数民族。 郊庙:帝王祭祀天地的庙宇。 精:虔诚。 勤:勤勉。 问寝:问候起居。 赐对:赏赐臣子回答。 【赏析】 此诗写唐太宗李世民对唐高宗李治的怀念,歌颂他的仁德。 开头两句是说
【注释】 泰陵:指唐太宗李世民的昭陵,位于今陕西省咸阳市。望引哀歌:遥望昭陵唱挽歌。其一:第一首。 【赏析】 此诗是唐玄宗为已故太子李亨(即肃宗)追册为太上皇时所作。《全唐诗》收于卷六十六。 开篇四句写皇帝从都城出发去往泰山祭祀已故太子。“山陵功已奏”,说明帝王祭祖是天下大事,要通过隆重的仪式来表示对祖先的敬意。“仪卫出都城”则点出了皇帝出行的规模之大。“万姓惊相吊”,“千官泣从行”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理解诗意”“概括内容要点”“赏析语言特色”“分析艺术手法”“评价思想感情”等,然后依据诗句的内容、语言及情感去作答。 (1) “短棹下吴门,连朝雨色昏。”短棹:小船;吴门:今苏州市的别称。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我乘小船顺流而下,经过几天几夜的行程,终于来到了美丽的苏州城。连着几天的雨,把天色都弄暗了
泰陵望引哀歌 其四 十载沾微禄,君恩大造同。 迂狂曾有疏,奔走竟无功。 遗诏江湖外,行舟雨雪中。 伤心违执绋,涕泪洒悲风。 译文: 十年来我一直沾着微薄的俸禄,君王的恩情如同大海一样浩渺无边。 我曾经因为迂阔狂妄而被疏远,虽然四处奔走终究没有取得什么成果。 君王的遗诏颁布在江湖之外,我乘船行走在雨雪交加的途中。 内心悲伤无法接受丧事的仪式,眼泪鼻涕洒落悲凉的秋风中。 注释: 1. 十载沾微禄
泰陵望引哀歌 其二 【注释】 统极乾坤正,垂衣十八年。 雷霆威不失,日月照无偏。 玉几传遗训,乌号哭御筵。 中兴还有颂,千载播瑶编。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在唐肃宗至德二载(757)冬,为安史之乱中牺牲的唐代名相房琯所作的一首挽歌。 首联“统极乾坤正,垂衣十八年。”意思是说:皇帝英明神武,治理天下,统一了整个乾坤;陛下治理国家长达十八年。 颔联“雷霆威不失,日月照无偏。”意思是说
【注释】 奉候林见素都宪平蜀寇致仕三首 其二:在这首诗中,“奉侯”是指诗人的朋友或同僚,他因某种原因被罢职,所以称他为“奉侯”;“林见素”则指林见素这位朋友或同事;“都宪”,是官名,即大理寺少卿;“平蜀寇”,是指打败了进犯四川的叛军;“致仕”,是古代官员年老退休的制度。 国步艰难日,天书趣赴时。 国运艰难的日子,皇帝的命令如闪电般迅速。 金牛新战垒,白帝旧城池。
【注释】 雍:古州名,今四川广元市。 信宿:一晚上。 沈:沉没。 暝:日落时。 嘉客:好客人。 开樽:打开酒樽。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应友人之请而写的。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全诗情景交融,意境优美。 首联写诗人到访的地点是武功县,在古邑的附近。“信宿”即一晚上。“雨淹留”指连日阴雨,使诗人不能按时赶到友人那里去。 颔联是诗人对所见景色的描绘。“树色沉官舍”,说明天色已晚,树木的颜色已经深暗
送徐用励侍御赴京 深春辞故国,积雨滞行装。 草色渡头满,江流天际长。 花明迎绣斧,鸟过避封囊。 樽酒情无尽,云山故故苍。 【注释】 1. 深春:指春天到了深处。 2. 辞:离别。 3. 积雨:连绵不断的阴雨。 4. 绣斧:古代帝王的仪仗之一。 5. 封囊:古代盛物之器,这里指包裹着食物或信件的包裹。 6. 樽酒:酒杯。 7. 故故:仍然,依然。 【赏析】 这首五言律诗描写了诗人送别友人的情景
【注释】荏苒:渐渐。江行即事二首其一:岁云暮:岁月流逝,时至晚秋。天涯腊月:远在天边的故乡正逢腊月初旬的寒霜。梦中乡路远:梦回故里,只见故乡路途迢遥。病中鬓毛疏:身染疾病,两鬓头发稀疏。水落滩逾险:江水干涸,渡口滩头越加危险。瘴深草未除:热带山林,瘴气浓重,草木皆为毒菌。独怜梅树发:在这荒凉的边地,唯有梅花独自开放,显得更加可爱。野人居:山野之人所居之地。 【赏析】
【注释】:陇上新开百荔庄,交枝接叶覆茆堂。陇:山间。开:指种上。百荔庄:指荔枝园。交枝:纵横交叉的枝叶。茆:茅草。 青林结实殊稀少,应笑山人岁计荒:青山绿林里果实很少,应该笑话山人一年到头没有收入。 【赏析】:这首诗写诗人在山中看到一片繁茂的荔枝园,想到自己的生计无着落,便有感而发,抒发了内心的苦闷。诗的前二句写荔枝园景色,后两句是诗人的感受。 荔枝树,又名“丹荔”,属乔木类果树
注释: 1. 荒郊无雨再经旬,豆叶禾苗赤色新:荒凉的郊外已经连续十几天没有下雨了,豆子和禾苗都呈现出新的颜色。 2. 宴坐树阴犹觉暑,田中更有踏车人:在树下坐着仍然感到炎热,田间还有正在劳作的人。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夏日山中的景象。首句“荒郊无雨再经旬,豆叶禾苗赤色新”描述了荒郊野外连续十几天的干旱天气,使得豆子和禾苗呈现出新的颜色。次句“宴坐树阴犹觉暑
汝宁道中遇雪呈蒋升之太守 注释:汝南郡的田野在冬天少下雪,飞沙漫天,麦苗稀少。黄河以南的春天来得晚,才看到郊野原野上纷纷扬扬飘落着大雪。 译文:汝南郡的田野在冬天少下雪,飞沙漫天,麦苗稀少。黄河以南的春天来得晚,才看到郊野原野上纷纷扬扬飘落着大雪。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汝宁道中遇到雪花时的情景。首句“畿甸一冬愁少雪”,表达了作者对京城周边地区冬季少雪的感慨。第二句“飞沙满地麦苗稀”
【注释】 中秋:即秋季,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宿:居住。 蒜岭驿:在今陕西省宝鸡市西南。 隔(jié)家山:隔着家乡的大山。只一程:只经过一个路程。 驿亭:指旅店或客站,也指驿道上的亭子。孤坐:独自坐着。 不胜情:不能抑制自己的感情。 可怜:可爱。 两地明:两地分居,天各一方。 【赏析】 此诗是诗人于公元813年(唐宪宗元和八年)九月,从长安出发去洛阳途中所作。当时,他正因得罪权贵
石甃方池几百年,岳王故宅世犹传。 格天高阁今安在,葛岭荆榛野雉眠。 注释:经过几百年的岁月沉淀,这座石头砌成的方池依然存在,岳王的旧宅也依然被世人传颂。然而现在那座曾经巍峨的阁楼已经不复存在了,只剩下葛岭荒草丛生,野鸡和野兔在其中觅食。 赏析: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郑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首句“石甃方池几百年”,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了方池的历史沧桑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