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隔家山只一程,驿亭孤坐不胜情。
可怜今夜中秋月,犹作人间两地明。

【注释】

中秋:即秋季,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宿:居住。

蒜岭驿:在今陕西省宝鸡市西南。

隔(jié)家山:隔着家乡的大山。只一程:只经过一个路程。

驿亭:指旅店或客站,也指驿道上的亭子。孤坐:独自坐着。

不胜情:不能抑制自己的感情。

可怜:可爱。

两地明:两地分居,天各一方。

【赏析】

此诗是诗人于公元813年(唐宪宗元和八年)九月,从长安出发去洛阳途中所作。当时,他正因得罪权贵,被贬为江州司马,而他的故乡在河南颍阳。由于路途遥远,他只能从长安到洛阳的蒜岭驿住宿一晚,次日再启程前往洛阳。

开头两句“路隔家山只一程,驿亭孤坐不胜情。”写自己远离家园,身临异地的心情。这两句诗中,“路隔”二字用得十分传神;“家山”二字写出了自己的思乡之情。然而,自己身处异地,却只能“孤坐”,不能归家。这种心情是十分复杂的。既有思念家乡之情,又不得不忍受旅途寂寞之苦;既想回家团聚,又不敢回家。这种矛盾的心情正是作者此时内心的真实反映,也是古代游子共有的情感,因而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可怜今夜中秋月,犹作人间两地明。”这是诗人抒发思乡之情的诗句。诗人看到一轮明月高悬天际,不禁想起了家乡的中秋之夜,那明亮的月光洒满大地,让人倍感温馨、惬意。然而,此刻自己身在异乡,无法与家人共赏明月,只能在异地仰望星空。这种思乡之情,真是令人怜惜啊!同时,诗人还感叹:虽然身处异地,但明月依然明亮如故,仿佛在告诉人们无论身处何方,都要珍惜时光,不要虚度光阴。

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分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