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须骑五色羊,涉水须泛无倪航。
一身之小四海远,红光瞥影明煌煌。
年少离居历寒暑,孤凤冥鸿自高举。
东封碣石入罗浮,十洲山水犹能数。
世人未断区中缘,顽腹无肠万愁贮。
炎趋声利赴火蛾,恋食痴鸦吓腐鼠。
吁嗟乎吾求此辈无其曹,翛然六合解天韬。
上乘灏气怀宇高,丹山碧水相周遭。
仰天大笑秋萧骚,九州热客从滔滔,高生高生纵游遨。
这是一首七言诗,每句都有其独特的含义和意象。首先我们来逐句解读:
第一句:“登山须骑五色羊,涉水须泛无倪航。”
这里的“五色羊”和“无倪航”都是道家思想中的象征。五色羊代表着五种不同的颜色,象征着五行相生相克的和谐。无倪航则指的是没有边际的水域,代表着超然物外、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这两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越世俗,追求精神世界自由境界的愿望。
第二句:“一身之小四海远,红光瞥影明煌煌。”
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远方的辽阔。“一身之小”意味着虽然个体微小,但心怀天下,有广阔的视野和胸怀。而“红光瞥影明煌煌”则形容了这种心态下的辉煌和明亮,暗示了诗人在精神上追求光明和真理。
第三句:“年少离居历寒暑,孤凤冥鸿自高举。”
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年轻时离家在外,经历了种种艰难困苦。孤凤冥鸿则是指凤凰和大雁等鸟类,它们独自飞翔,不受拘束。这里借指诗人独立自主,不随波逐流的品质。
第四句:“东封碣石入罗浮,十洲山水犹能数。”
这句诗描述了诗人游览名胜古迹的经历。东封碣石和罗浮山都是著名的旅游胜地,而十洲山水则是道教传说中的仙境。这里的“犹能数”表示诗人对这些美景如数家珍,赞颂了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
第五句:“世人未断区中缘,顽腹无肠万愁贮。”
这句诗批评了那些固守世俗观念,无法突破局限的人。顽腹无肠则比喻他们的内心封闭,缺乏宽广的胸怀。万愁贮则表示他们的心中充满了各种烦恼和忧愁。
第六句:“炎趋声利赴火蛾,恋食痴鸦吓腐鼠。”
这句诗讽刺了那些追逐名利,不顾道德底线的人。炎趋声利则形容他们热衷于权势富贵,如同火蛾一样盲目追逐;恋食痴鸦吓腐鼠则比喻他们贪图享受,甚至不惜伤害他人。
第七句:“吁嗟乎吾求此辈无其曹,翛然六合解天韬。”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吁嗟乎则是感叹的语气词,表示诗人对现状的不满。吾求此辈无其曹则表示他希望人们能够远离这些世俗的纷扰,追求真正的自由和幸福。翛然六合解天韬则形容了一种超脱物欲,领悟宇宙大道的境界。
第八句:“上乘灏气怀宇高,丹山碧水相周遭。”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色。上乘灏气怀宇高则形容天空广阔无垠,高耸入云;丹山碧水相周遭则指周围的山川景色如同美丽的丹青画卷。这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向往。
第九句:“仰天大笑秋萧骚,九州热客从滔滔,高生高生纵游遨。”
这句诗描绘了诗人豪放洒脱的个性和畅游天下的志向。仰天大笑秋萧骚则形容诗人面对困境时依然能够保持乐观开朗的态度;九州热客从滔滔这里表示诗人足迹遍布全国,留下了深刻的足迹;高生高生纵游遨则表示诗人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不畏艰难险阻地畅游天下。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追求自由、超脱尘世的理想境界。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