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王南顾似深忧,每遣材官守赣州。
多士能无见节义,诸公何意遁巢繇。
注释:
南征 其二:君王向南边看,好像很忧心忡忡,每次派能工巧匠来守护赣州。
多士能无见节义,诸公何意遁巢繇:众多的人能看到节操和道义,各位大臣为何要像逃避巢由那样逃走呢?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在安史之乱中被俘后所作,表达了他对朝廷的不满以及对当时社会的忧虑。首两句通过描绘君王南顾的情景,表达了他对国家大事的担忧。”材官”是指能工巧匠,这里用来比喻皇帝身边的官员。”深忧”则是指深深的忧虑,反映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关切。
第二句中的”每遣材官守赣州”,意味着皇帝每次都派遣能工巧匠来守护赣州,这反映了当时政治腐败、无能的现象。
第三句中的”多士能无见节义”,则是说众多的有才能的人应该能看到节操和道义,这是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一种批判。
最后一句中的”诸公何意遁巢繇”,则是说各位大臣为什么要像逃避巢由那样逃走呢?这里的”巢繇”是指古代隐士巢父、许由,他们因不愿为五霸效命而逃离朝堂,这里用来形容当时的一些大臣。
全诗通过对君王南顾的情景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大事的担忧以及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判。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节操和道义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