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风之计在四方,岂意牝晨祸萧墙。
身后貔虎尽食邑,左袒危乎仗彼苍。

注释:

大风之计在四方,岂意牝晨祸萧墙。

这是说,我当初的计策是在四方,哪知后来却祸起宫闱。

身后貔虎尽食邑,左袒危乎仗彼苍。

这是说,我的身后有如猛兽般的人,他们全都要吃掉我的封土,如果我袒护他们,那么我的命运将非常危险。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写给他的好友严武的诗,表达了他对自己命运的担忧和对朋友的感激之情。全诗以”歌风台”为题,抒发了诗人对于政治局势的忧虑以及自身命运的感慨。

首句“大风之计在四方”,表明自己的策略和计划已经实施到全国范围。然而接下来的“岂意牝晨祸萧墙”则透露了诗人对于宫廷内部纷争的担忧。这里的“牝晨”指的是后宫,而“萧墙”则是古代皇宫内部的比喻,意味着宫廷内的争斗可能会影响到国家大事。

第二句“身后貔虎尽食邑”,进一步描述了自己身后可能出现的危险人物。这里的“貔虎”象征着勇猛、贪婪的人,而“食邑”则是古代的一种封赏制度,意味着这些人可能会侵占自己的领土。

最后一句“左袒危乎仗彼苍”则表达了自己如果袒护这些敌人,那么将非常危险。这里的“左袒”是指站在敌人这一边,而“仗彼苍”则是依靠苍天的意思。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命运的忧虑,同时也表达了对朋友的感激之情。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未来的忧虑,也有对友情的珍视。同时,诗人通过对宫廷斗争的描述,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政治腐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