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章滩水,危于滟滪堆。
黄郎习波浪,白日犯风雷。
鸟兽曾何有,蛟龙或上来。
畏途荆棘暗,此地石门开。
【注释】
章滩:地名,在今湖北省秭归县。滟滪堆:指滟滪洲,在四川奉节瞿塘峡口。黄郎:指南朝梁元帝萧绎。白日:太阳,比喻风雷。鸟兽曾何有:意谓鸟兽尚且无所措手足,何况人呢!蛟龙或上来:意谓蛟龙或许还会上来。
【译文】
九月里的章滩水,比滟滪堆还要危险。
黄郎习于波浪险恶,竟敢白日犯天风雷。
鸟兽尚且无处可逃,蛟龙还可能上来。
怕的就是荆棘丛生,此地石门却能打开。
【赏析】
《章滩》诗写章滩江水的险恶和诗人对江中行舟安全的担忧。全诗用“九·八”句式,反复强调了江水的危险,而“黄郎习波浪”四句则写出了诗人敢于乘舟冒险的心理。诗的末两句写江流曲折,暗喻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
首联写江水之险:“九月章滩水,危于滟滪堆。”九月是一年中的阴历九月,此时天气转凉,江面水位下降,水流湍急,因此江水更加险恶。“章滩”是一个地名,位于长江中游。这里用“滟滪堆”作比喻,说明江水之险。滟滪堆,又名滟滪关,是指长江三峡西端瞿塘峡口一带的巨石群,形状如同巨大的石头堆砌而成。这里用以形容江水汹涌澎湃、波涛汹涌的景象。“危于滟滪堆”,意思是说这里的江水比滟滪堆还要危险,因为滟滪堆已经算是很危险的了,而章滩的江水更是险象环生,令人胆战心惊。这一开头就把读者带入了一幅惊心动魄的江上景色之中。
颔联以黄郎习波浪作比喻,写出了诗人敢于乘舟冒险的心理。“黄郎”一词,既指南朝梁元帝萧绎,也借指诗人自己。萧绎曾自号黄郎,所以此处用来代指自己。黄郎擅长舞剑,舞剑需要熟练的技巧和敏捷的速度,这正与乘舟航行相似。然而江水的凶险程度远远超过了舞剑所需的技巧和速度,因此诗人不得不冒着生命危险去冒险。这一联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江水的凶猛与危险。同时,诗人也在表达自己的英勇豪迈之情,表现出了一种不畏艰险、勇敢向前的精神风貌。
颈联进一步描绘了江水凶险的景象以及诗人对此的恐惧之情。“鸟兽曾何有,蛟龙或上来。”这里用“鸟兽曾何有”来形容江水中的生物种类之多,暗示着江水的恐怖程度。而“蛟龙或上来”则表示江中的蛟龙或许还会再次出现,增加了整个场景的诡异和神秘感。这一联通过夸张的手法,使得整个场景显得更加生动形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江水凶险的恐惧之情。
尾联通过对比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于江流曲折、暗藏危机的态度。“畏途荆棘暗,此地石门开。”这里用“畏途荆棘暗”来形容江流曲折所带来的危险和困难,暗示着前方的道路充满荆棘和未知的危险。而“此地石门开”则表示尽管道路充满了困难和挑战,但诗人依然勇敢地面对并克服了这些困难,展现出了坚定的信念和勇气。这一联通过对比手法,表达了诗人面对困难时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同时,也传达了一种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认为只要勇敢面对并克服困难,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
整首诗通过对章滩江水的描绘和对诗人心理活动的描写,展现了一种勇往直前、不畏艰险的精神风貌。同时,诗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也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