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人栖迹云霞中,楼居背倚青芙蓉。
映帘花木四攒绕,深幽雅称金仙宫。
古闻滇阳擅佳丽,五华特秀西南丛。
沧波远引势吞吐,城闉俯瞰烟溟蒙。
楼台万井互参列,浮图百尺高凌空。
面前冈峦总奔赴,嵯峨宛若君山峰。

翻译:

登临旷怡楼,上人栖息云霞之间。楼居背倚青芙蓉,映帘花木四攒绕。深幽雅称金仙宫,古闻滇阳擅佳丽,五华特秀西南丛。沧波远引势吞吐,城闉俯瞰烟溟蒙。楼台万井互参列,浮图百尺高凌空。面前冈峦总奔赴,嵯峨宛若君山峰。

注释:

  • 登旷怡楼: 登上旷怡楼。
  • 上人栖迹云霞中: 上人(指僧人或修行者)栖息在云彩和霞光之中。
  • 楼居背倚青芙蓉: 楼居背靠着青芙蓉(一种植物)。
  • 映帘花木四攒绕: 映照在窗帘上的花草树木形成了环绕的景象。
  • 深幽雅称金仙宫: 这里形容景色深远幽静而且与金仙宫的庄严相称。
  • 古闻滇阳擅佳丽,五华特秀西南丛: 古代听说滇阳(今云南昆明一带)擅长美丽的风景,五华(可能是指昆明周边的山)特别秀美于西南地区。
  • 沧波远引势吞吐: 沧波(可能是大海)远处延伸,形势吞吐不定。
  • 城闉俯瞰烟溟蒙: 从城内可以俯瞰到烟雾蒙蒙的景象。
  • 楼台万井互参列: 楼台和村庄相互排列在一起。
  • 浮图百尺高凌空: 高耸入云的佛塔有一百尺那么高。
  • 面前冈峦总奔赴: 眼前的山峦都朝向前方奔去。
  • 嵯峨宛若君山峰: 山形陡峭,好像你(指诗人)心中的山峰一样。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登临一座楼阁时的所见所感。诗中的“上人”指的是一位隐居的高僧,他们通常居住在云霞缭绕的山间,远离尘嚣。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这座位于滇南的楼宇及其周边的自然景观和建筑之美。诗句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词汇和形象的比喻,如“映帘花木”“深幽雅称金仙宫”“沧波远引势吞吐”等,这些形容词和动词的使用不仅增强了诗歌的画面感,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整首诗流露出一股超然物外的宁静与淡泊之情,同时也透露出对大自然和人类居住地和谐共生的理想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