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药丛边露气沉,步随芳草共幽寻。
桃花薰日红浓淡,柳叶迷烟翠浅深。
何处香泥忙社燕,谁家晴槛噪时禽。
悄寒罗袜浑无力,斜倚东风碧树阴。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色的七言绝句,通过对芍药、桃花、柳叶等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以及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向往。

我们来逐句解读这首诗的内容:

  1. 东园踏青 —— 描述的是诗人在春天里踏青的场景。
  2. 芍药丛边露气沉,步随芳草共幽寻 —— 芍药丛旁露水很重,诗人跟着芬芳的草地一起探寻深奥的地方。
  3. 桃花薰日红浓淡,柳叶迷烟翠浅深 —— 桃花在阳光下显得鲜艳,而柳叶在烟雾中则显得淡雅。
  4. 何处香泥忙社燕,谁家晴槛噪时禽 —— 询问燕子在何处忙飞着报信,鸟儿在哪家的窗台欢快地鸣叫。
  5. 悄寒罗袜浑无力,斜倚东风碧树阴 —— 穿着轻罗的袜子感到寒冷而无力,斜靠在东风拂过的绿色树木下。

下面是对应的译文:

  1. 在春天里漫步赏花,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与生机。
  2. 芍药旁边沾满露珠,香气沁人心脾;我随着芳香的草地一同寻找幽静之地。
  3. 桃花映红了太阳,颜色浓淡不一;柳叶掩映在烟雾中,显得淡雅而朦胧。
  4. 询问着燕子在哪里忙碌,告知春天的信息;观察鸟儿在哪个家庭窗台上欢叫。
  5. 寒意袭来,脚上轻盈的罗袜显得没有力量;斜靠在春风轻拂的绿叶树荫下。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春日景象图。诗人通过观察和感受,将春天的自然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诗中的芍药、桃花、柳叶等景物都富有生动的形象,让人仿佛身临其境。诗人的情感也在这春色中得以释放,表现出他对春天的喜爱和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中国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一种审美追求——追求自然美和和谐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