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顷波涛万卷书,主人今觉世情疏。
濯缨渡口云生处,著屐溪头月上初。
隔浦帆樯看历乱,绕门鸥鹭转踌躇。
渔歌细听知何许,并与秋声夜到庐。
【解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写诗人在天荒湖的所见所闻。全诗以景起兴,由近及远,层层扩展,意境阔大,气象恢宏,笔力遒劲雄放,表现出一种旷达豪迈的气概。
“天荒湖新筑”是说天荒湖刚刚被人们筑好;
“千顷波涛万卷书,主人今觉世情疏”,意思是:一望无际的湖水波涛滚滚,万卷图书浩如烟海,而如今这主人已经感到了世间人情淡薄;
“濯缨渡口云生处,著屐溪头月上初。”的意思是:在渡口洗涤着帽沿,云儿在头顶上缓缓升起,在溪边打着屐齿,明月刚爬上山巅;
“隔浦帆樯看历乱,绕门鸥鹭转踌躇。”的意思是:隔着水岸,只见那帆船桅杆纵横交错,盘旋在门前的鸥鹭也显得迟疑不决;
“渔歌细听知何许,并与秋声夜到庐。”的意思是:细细听着渔人的歌谣究竟来自何处,那清寒的秋风吹过,带着鱼网的声音,伴随着秋夜,飘进了诗人的书房。
【答案】
译文
- 开篇先点明题旨:“天荒湖新筑”。天荒湖是太湖的一个支流,位于无锡西南郊,相传为晋代谢安隐居的地方。诗人在这里筑屋读书,意在摆脱尘俗,追求高洁的生活。
- 颔联写景:作者眺望远方,只见眼前波涛汹涌,湖面上泛起层层白浪;又见万卷书卷堆积,主人已感世事之冷漠。此句以“万卷书”反衬“世情”,表现了诗人的寂寞与感慨。
- 颈联写舟行所见。渡口的帆樯参差有致,犹如一幅精美的画卷。溪边的月亮刚从云中露出,仿佛还在犹豫是否要露面。此句以“云生”“月上”来烘托环境的宁静和优美。
- 尾联写舟行所见。渔人正唱歌,声音悠扬,似乎来自何处。此时秋风吹过湖面,带着渔网的声音,伴随着秋夜,飘进书房。诗人在书房中静心聆听,仿佛听到了秋天的声音。
赏析
首联描绘了天荒湖的壮丽景色:一望无际的波涛滚滚,万卷图书浩如烟海。然而,在这宁静的景色之中,诗人却感到了一丝孤寂和冷清。
颔联进一步渲染了孤寂的氛围。“濯缨渡口云生处”,诗人站在渡口,看着天上的彩云缓缓升起,他仿佛看到了一片广阔的天空,但这片天空却让他感到孤独。“著屐溪头月上初”,诗人在溪边走着,看着天上的月亮慢慢升起。他仿佛看到了一片明亮的月光,但这片月光却让他感到凄凉。
颈联通过描绘舟行所见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思考。“隔浦帆樯看历乱”,诗人站在岸边,看着远处的船帆在风中摇曳不定。“绕门鸥鹭转踌躇”,诗人在门边徘徊,看到门外的海鸥在湖面上盘旋不定。这些景象都给人一种无常、迷茫的感觉。
尾联则是写诗人在书房中听到的歌声。“渔歌细听知何许”,诗人在书房中静静地听着渔人的歌声。“并与秋声夜到庐”,诗人仿佛听到了秋天的声音,那种宁静、淡然的声音让他感到宁静。
这首诗通过对天荒湖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它既展现了诗人的高洁品质,也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