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之下通杨子,九江上接潇湘水。
湛湛青枫江上愁,春心极目伤千里。
湘北朝霏巫峡云,湘南秋色洞庭分。
白蘋暗结三闾骨,班竹轻摇帝女裙。
湘波迢递长沙眇,逐客千年几相吊。
漫道怀王恶直臣,宁知汉主轻年少。
骚人遗泪落浔阳,司马琵琶更断肠。
哀音似倩江流咽,彩笔长悬日月光。
有客扁舟楚水湄,琵琶亭下重相思。
荻花枫叶长如旧,红袖朱颜又一时。
渡江北望长安路,逐客江南近无数。
零落天涯杳不闻,摧残何异商人妇。
古往今来共寂寥,感时怀古旅魂销。
便欲吹笙骑皓鹤,匡庐五老坐相招。

【注释】

杨子(今江苏省镇江市):古地名,在长江下游。

潇湘水:指潇水和湘水。

青枫:指青色的枫树。

湘北:指湖南北部。朝霏:早晨的雾气。

三闾:三闾大夫,屈原的封号。班竹:班固的笔名,这里借指文才高超的文人。帝女裙:皇帝女儿的衣服。

湘波:湘江的水波。

长沙:湖南省会。眇:遥远。

怀王:指楚怀王。直臣:忠诚正直之臣。

汉主:指汉武帝。轻年少:看轻年轻人。

骚人:诗人。遗泪:留下悲伤的泪水。落浔阳:落在浔阳江上。

司马:指司马相如,汉代著名的文学家。断肠:极度悲痛。

哀音:凄切的音调,这里指琵琶曲调。倩(qian)江流咽:仿佛江流在低声倾诉。

彩笔:彩色的笔。长悬日月光:常悬在明亮的月光下。

扁舟:小船。水湄:水边。相思:怀念。

荻花枫叶:指秋天的景色。红袖朱颜:红润的袖子和容颜。

长安路:指长安附近的道路。商妇:商人的妻子。

五老:庐山上的五个山峰,传说中有五老居住,即五老峰。

便欲:想要。吹笙:吹奏笙管。骑鹤:骑着仙鹤飞翔。匡庐:即庐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南。五老:指庐山上的五老峰。坐相招:坐着等待着他们。

【赏析】

此诗以琵琶声起兴,抒发作者对国家兴亡的感慨,对人生无常、世事沧桑的感叹,以及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丰富,是一首脍炙人口的经典之作。

首句“九江之下通杨子”,描绘了一幅宽阔的江景画面,使读者仿佛置身于江边,感受到了长江的磅礴气势。接着,“洞庭分”,将视野转向了洞庭湖,湖水碧绿清澈,与蓝天白云相映成趣,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两句诗通过描绘江河湖泊的景色,为全诗奠定了一个宁静而美好的基调。

第二句“湘北朝霏巫峡云”,则将读者的视角从江河湖泊转向了更为广阔的地域。湘北地区云雾缭绕,巫峡中的云海翻腾,给人一种神秘而幽深的感觉。这一描写不仅增加了诗句的意境,也为全诗增添了一份庄重和肃穆的气氛。

第三句“湘南秋色洞庭分”,进一步拓展了诗句的视野,将读者的视线从湘北引向了湘南的洞庭湖。秋天的洞庭湖景色宜人,湖水碧波荡漾,山峦起伏,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这句诗通过对洞庭湖景色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壮阔,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

第四句“白蘋暗结三闾骨”,则将读者的视角从洞庭湖引向了屈原的故乡——汨罗江畔。白蘋(一种水草)在水中生长,与屈原的骨骸相伴,形成了一幅充满历史感的画面。这句诗通过对汨罗江畔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屈原伟大精神的敬仰与怀念之情。

第五句“班竹轻摇帝女裙”,则将读者的视角从汨罗江畔引向了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帝女——嫦娥。她身穿华丽的衣裳,手中拿着玉兔,轻轻摆动着裙子,仿佛在向人间传递着美好的愿望。这一句诗通过对嫦娥舞姿的描绘,展现了古代神话传说的魅力与神秘感,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

第六句“湘波迢递长沙邈”,则将读者的视线从汨罗江畔引向了遥远的长沙城。湘江之水迢递千里,流经长沙城旁,形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这句诗通过对长沙城景色的描绘,展现了长沙城的雄伟壮观与繁华热闹,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美好回忆与眷恋之情。

第七句“逐客千年几相吊”,则将读者的视角从长沙城引向了历史上的逐客令。相传秦始皇曾下令逐客出境,使得许多贤能之士无法留在楚国发展自己的事业。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那些因逐客令而被迫离开楚国的人们深感同情与惋惜之情。同时,也暗示了当时社会的不公与腐败现象。

第八句“漫道怀王恶直臣”,则将读者的注意力引到了历史上的怀王身上。他虽是一位英明君主,但因其过于信任奸臣,导致楚国陷入困境。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怀王的批评与讽刺之情,同时也揭示了历史教训的重要性。

第九句“宁知汉主轻年少”,则将读者的目光引向了汉朝的统治者刘彻。虽然他年纪尚小,但因其聪明才智和勇武精神,成为了一代英主。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刘彻的敬佩与称赞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年轻一代的期望与寄托。

第十句“骚人遗泪落浔阳”,则将读者的注意力引到了一位名叫宋玉的文人。他曾在《九辨》中抒发了对楚国命运的感慨与忧虑,留下了千古流传的佳作。这句话通过对宋玉作品的引用,表达了作者对这位文人的尊敬与怀念之情。

第十一句“司马琵琶更断肠”,则将读者的注意力引到了另一位著名的文人——司马相如。他的才华横溢,曾创作出了许多传世之作,其中包括《琴歌》和《哀筝行》。然而,他在晚年却因不得重用而感到痛苦不已,常常弹奏琵琶以寄托哀思。这句话通过对司马相如作品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这位文人不幸遭遇的同情与关注之情。

第十二句“哀音似倩江流咽”,“江流”二字运用得很妙,既写出了江水的流动之美,又巧妙地将江流之声拟人化为有情之物,形象地传达出了琵琶乐曲悠扬悲凉的特点,同时也暗示了江水流淌不息,如同人生百态般变幻莫测。

第十三句“彩笔长悬日月光”,则是对文人墨宝永恒价值的一种赞颂与期盼。彩笔象征着文人手中的笔墨,它不仅仅是书写的工具,更是承载着智慧与情感、传承着文化与精神的载体。而“长悬日月光”则寓意着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将永远闪耀着光芒,照亮人们前行的道路,激励着后人不断追求进步与创新。

第十四句“有客扁舟楚水湄”,则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画面:一位游子乘着扁舟在楚水之滨徘徊徜徉。这里的楚水指的是长江支流之一——湘江,而楚水之滨则是指湖南境内的山水风光。这样的描绘不仅富有诗意,更蕴含着丰富的地理信息和文化内涵,让人仿佛置身于那片美丽而神秘的土地上。

第十五句“琵琶亭下重相思”,则以深情而含蓄的方式表达了游子对故土的深深眷恋和无尽思念之情。琵琶亭作为一处富有历史意义的地方,见证了许多动人的故事和难忘的回忆。如今,当游子再次踏上这片土地时,不禁会想起那些曾经与亲人朋友共度欢乐时光的美好时光,也会想起那些因为离别而产生的无尽忧愁与思念。于是,他决定在琵琶亭下再次寻觅那份失落已久的情感联系,希望能够弥补心中的遗憾与空缺。

第十六句“荻花枫叶长如旧”,“荻花枫叶”指的是秋天常见的景物——芦苇与枫树叶子。这两个元素在古诗中经常被用来表达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变迁。然而,在这里它们却显得格外醒目且耐人寻味——因为它们不仅是自然景观的一部分,还承载着深深的情感寄托与文化象征意义。它们见证了历史的变迁与岁月的沉淀,同时也象征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第十七句“红袖朱颜又一时”,“红袖”与“朱颜”都是形容女子容貌美丽的词汇。在这里,它们分别指代两位女子——一位是美丽的新娘,另一位则是年迈的老妇人。这两位女子虽然年龄、身份不同,但她们都拥有令人心动的美丽容颜;她们的命运也各自坎坷曲折却又相互交织在一起。这种独特的组合方式不仅增加了诗歌的趣味性和可读性,还让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感受到人物命运的波澜起伏与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映。

第十八句“渡江北望长安路”,则是表达了游子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之情。长安作为唐代的政治中心,承载着无数人的梦想与希望,同时也是游子的向往之地。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如战争、动荡等),许多游子不得不背井离乡、远赴他乡。因此,当他们渡过长江向北远望时,心中不免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这种思念之情既包含了对家人朋友的牵挂也包含了对故国的眷恋与怀念。

第十九句“零落天涯杳不闻”,则进一步强调了游子身处异地、音讯全无的现实困境。无论走到哪里、遇到何种困难或挑战,他们都始终无法听到家乡的消息或是家人的消息。这种孤独无助的情感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悲剧色彩也更加凸显了游子的无助感和无奈感。

第二十句“摧残何异商人妇”,“摧残”意味着受到打击或磨难,这里指代的是游子在外漂泊的生活状态。而“商人妇”则是指那些从事商业活动并四处奔波的妇女们,她们同样面临着各种困境和挑战需要承担家庭和社会的责任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