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如玉树,作令得铜官。
望气千峰紫,清谈六月寒。
讼庭多暇日,幽境洽馀欢。
归路澄湖晚,仙城隔水看。
《又同黎明府游铜官山二首》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组诗作品。这是其中的第二首,全诗如下:
美人如玉树,作令得铜官。
望气千峰紫,清谈六月寒。
讼庭多暇日,幽境洽馀欢。
归路澄湖晚,仙城隔水看。
注释:
- 美人如玉树:形容女子美丽,像玉树一样娇美。
- 作令:担任官职,此处指铜官县令。
- 望气:观察天象以预测吉凶,这里指铜官山的美景。
- 紫:指紫色,常用来形容高贵或神秘的事物。
- 清谈六月寒:指在炎热的夏天里谈论政治、学问等高雅话题,感觉清爽宜人。
- 讼庭:法庭。
- 幽境:安静、幽深的环境,常用于描写隐居或修行的地方。
- 洽:和谐。
- 仙城:神仙居住的城市,用来形容铜官山的仙境。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铜官山的美丽景色和宁静氛围。第一句“美人如玉树”,用玉树比喻美人,形容她的美貌如同玉树般高洁而美丽,给人以清新脱俗的感觉。第二句“作令得铜官”,表明她被任命为铜官县令,这可能与她的才德有关。接下来四句则具体描述了她在铜官山上的生活。
“望气千峰紫”,通过望气这一古老的预测方法,来观察铜官山上的紫气,展现了一种神秘和高雅的氛围。“清谈六月寒”,则表达了她与友人在夏日炎炎中仍能畅谈政事,感受到凉爽的意境。
“讼庭多暇日,幽境洽馀欢”描绘了她在繁忙的官场生活中,还能保持一份闲适和愉悦的心态。“归路澄湖晚,仙城隔水看”,则描绘了她沿着清澈的湖边小路回家,远处的仙城在水面上若隐若现,给人一种如梦似幻的感觉。
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丰富,通过对铜官山美景的描绘,展现了一位美丽而智慧的女性形象。同时,也反映了唐代文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追求高雅生活的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