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茶烹顾渚,寒簟展湘波。
睡破一床月,清消午夜魔。
暑深秋气近,帘静砌虫多。
节序催乡思,临风发浩歌。

【注释】

铜陵:即今安徽铜陵县,唐时为宣州所辖。执热书怀:以热茶代酒自斟,抒发怀抱。苦旱:指干旱异常。其十:这是第十首。顾渚:在今浙江长兴南。湘波:指湘江。睡破一床月:形容夜深人静,月光透入竹席,照见自己的睡容。清消午夜魔:《太平御览》引《太上黄庭内景经》说:“太上曰:‘夜半三更,鬼门开。’”意思是说半夜时分,鬼门大开。这里说,夜深了,月色透过竹席,照见自己酣睡的面容,使人感到一种清凉之感,仿佛能消除掉午夜时分的妖魔鬼怪。暑深秋气近: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天的凉气即将来临。节序:节气。催乡思:使诗人思念故乡的心情更加迫切。临风发浩歌:面对秋风吟咏高亢的歌声。浩歌:高唱,放声歌唱。

【赏析】

这首诗写于诗人任铜陵令期间(公元762年-765年)。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之情和对酷暑残夏的无限惆怅。全篇意境清新,语言浅显而韵味十足,是一首抒情佳作。

“新茶烹顾渚,寒簟展湘波。”诗人将新茶置于顾渚之水烹煮,又铺置在湘波之上冷却。此二句写品茗与赏月,意蕴丰富。顾渚是唐代名茶,相传李白有《顾渚行》诗,赞美此茶。新茶、寒簟、冷月三者相映成趣。

“睡破一床月,清消午夜魔。”诗人在竹席之上辗转难眠,直到月亮西沉,万籁俱寂之时,方才从梦中醒来。这两句写出诗人夜不能寐之苦,以及他因失眠而感到的寂寞无聊,同时也表现了他内心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之情。

“暑深秋气近,帘静砌虫多。”暑气渐深,秋季的气息越来越浓,诗人独居一室,百虫鸣噪,更觉孤寂。这两句描绘出诗人独处室内的情景。

“节序催乡思,临风发浩歌。”随着季节的变换,乡思也日益浓厚,诗人不禁挥笔疾书,慷慨激昂地高歌一曲。此两句写出了诗人内心的激荡之情。

诗人以细腻的笔墨描绘了自己的生活场景,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及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之情。同时,诗人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传达出一种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敬畏之情,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